“怎会用不到,赶集、走亲戚、带对象,骑自行车是不是倍有面子?”罗学云道,“你要盖砖屋可得攒两年,难道就把钱一直捏在手里。”
罗学云忽然感觉自己变成黑心老板,语气都飘忽起来。
“这样,谁要是咱们坡上干头一个的人,无论是添自行车、收音机、拖拉机、缝纫机,我都给他赞助,帮他付一到两折的钱。”
小年轻们听得目瞪口呆,罗学晖咽了咽口水,试探道:“我要是买新拖拉机,三千块钱,你能替我给五六百?”
“三百到六百之间浮动,主要看你的表现。”
“什么表现?”
“平日里干活积极不积极,想不想挣钱过好日子,有没有沾惹什么坏习惯。”
罗学晖叫道:“我肯定想过好日子啊,这不是没钱嘛。”
“没钱我带你,只要你踏实肯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罗学晖眼睛一亮:“云哥,我叫你哥,是不是有挣钱的路子。”
罗学云神秘一笑:“独木不成林,一花不为春,光我一个人过好日子,太没劲,大家团结一心,一起吃肉喝汤才算光彩。”
哇偶!
小年轻们顿时打起主意来,脑筋活的罗学晖直接问道:“我们兄弟合伙买,也算吗?”
“抛开我,只要是坡上头一个,甭管是合伙还是自个,我都给钱,当然前提是买了自己用,可不能为我这两个钱,倒买倒卖。”
“那不能。”罗学晖按捺不住激动,兄弟几个眉来眼去。
罗学云暗暗发笑,接下来的项目,需要小伙子们卖力干活,得给他们点甜头,激发干劲。
PS:说点心里话
写这本书的缘由,是看到乡村,或者说记忆中的乡村,魂萦梦绕的故乡,在逐步消失。
时代变了,有些东西注定改变模样,就像戏剧,明明很好很好的东西,只是年轻人不再喜欢,慢慢就变成绝唱。
早些年过年回老家,总有一种从现代社会到旧社会的既视感,无论是生活条件各种设施,还是亲朋好友对后辈人生的指导,于是就产生一种矛盾感,回不去的故乡,若即若离的情感。
随着时代变化,这些都慢慢改变,无论好的坏的,故乡注定只在记忆中保存它的模样,作者菌写这些故事,多少有点怀念的意思。
第57章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好去的
“刚子,别摆着臭脸,人家是好声好语请咱们下乡的,经理都打过招呼,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黄岗就在田集下面,也没多远。”
电影院里,谢晓华低声劝诫着同事袁刚。
两人被指派往县里最下面的村子放映电影,年纪较轻的袁刚一肚子不痛快,从到影院来就耷拉着脸。
“看地图,黄岗都快伸进山里,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好去的,还不是要住茅屋、喂蚊子、热得要死连风扇都没有。”
袁刚不屑道:“也不知道哪个土人冒出来,居然有能耐够到咱们经理……”
“别说了,人家一会儿就来接我们,让他们听到,不是找不痛快。”
谢晓华年纪稍长,见过风风雨雨,不像没干几年的袁刚,什么都表现在脸上嘴上,这样很容易得罪别人。
“谢哥、刚子,黄岗村的人到门口了。”
“马上就来。”
谢晓华应了一声,走到门口,就见到四条大汉迎面站立,当先一人神采不凡,龙行虎步走到前来:“我是罗学云,跟刘经理约好的,请问去黄岗的两位放映员在吗?”
“我俩就是。”谢晓华挤出笑容,“我叫谢晓华,他是袁刚,跟你们回村,麻烦帮忙搬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