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扶风录贴吧 > 第11章 荣庆堂舌战没肉(第1页)

第11章 荣庆堂舌战没肉(第1页)

清晨的余悸尚未完全散去,贾琏换好一身簇新的宝蓝色暗纹直裰,正准备出门去城外工坊。

昨夜梨香院谈判破裂的郁气,晨间与凤姐的惊魂对峙,都让他心头如同压着一块巨石。

刚走到院门口,却见鸳鸯穿着一身藕荷色绫子掐牙坎肩配月白裙,步履匆匆地从游廊那头过来,俏丽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二爷!”鸳鸯见到贾琏,脚步加快,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急促,“您可算要出门了?老太太那边传您立刻过去呢!”

贾琏心头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哦?老太太寻我何事?可是昨晚没歇好?”他一边问,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鸳鸯的神色。

鸳鸯飞快地左右瞟了一眼,见四下无人,又凑近一步,几乎贴着贾琏的胳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声道:“二爷,大事不好!昨儿您从梨香院出来,脸色不好,说的话……不知怎么被廊下当值的小丫头听了一耳朵去。夜里下人们一处嚼舌根,竟扯到什么‘琉璃盏’、‘点石成金’、‘香菱’……偏生被太太(邢夫人)屋里的王善保家的听了去!今儿一大早,太太就去老太太跟前‘请安’了,说话间‘不小心’就把这些新鲜词儿给漏了出来!老太太、太太(王夫人)、还有几位姑娘都在,都好奇得不得了!老太太发了话,让您即刻带着那‘新鲜玩意儿’过去瞧瞧呢!而且……”鸳鸯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话里话外,似乎对香菱那丫头也……起了心思。”

鸳鸯一口气说完,气息微喘,看向贾琏的眼神充满了担忧和提醒。

她特意强调了“邢夫人”和“王善保家的”,又点出“香菱”,暗示祸水源头。

这份情意与通风报信,在贾琏此刻焦灼的心头,如同注入了一股暖流,却也带来了更大的危机感!

贾琏眼底寒光一闪!

好个邢夫人!

这个他名义上的继母(贾赦续弦),素来眼皮子浅、心胸狭隘又爱搬弄是非,竟在此刻给了他致命一刀!

玻璃秘方和香菱之事一旦被贾母和王夫人盯上,他这辛苦谋划、尚未成型的金窟,顷刻间就会被这群饕餮分食殆尽,连渣都不剩!

他强压下翻腾的怒火和惊悸,对鸳鸯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低声道:“多谢你,鸳鸯姐姐。这份情,我记下了。”他迅速转身回屋,从暗格里取出那对用锦缎包得严严实实的玻璃杯,揣入怀中。

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脸上瞬间换上了一副从容甚至带着点无奈的笑容,对鸳鸯道:“走吧,别让老太太久等。”

荣庆堂内,气氛不同寻常。

贾母歪在正中的罗汉榻上,背后垫着厚厚的弹墨绫子引枕,手里捻着一串油亮的伽楠香佛珠,脸上带着惯常的和煦笑容,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下方。

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右侧的紫檀木圈椅上,穿着佛青哆罗呢对襟褂子,面容端肃,手里捧着一盏茶,眼帘低垂,仿佛在数着茶叶,实则耳朵竖得极高。

邢夫人则坐在左侧稍下的位置,穿着一身绛紫色妆花缎褙子,脸上堆着刻意的、带着点谄媚又藏不住幸灾乐祸的笑容,正拿着帕子掩着嘴,眼珠子滴溜溜乱转。

探春、惜春、李纨等人也都在座,脸上带着好奇与探究。唯有宝玉,挨着贾母坐在脚踏上,手里把玩着一个九连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给老太太请安,给太太(王夫人)、母亲(邢夫人)请安。”贾琏进来,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和一丝被临时叫来的“茫然”。

“琏儿来了,快起来。”贾母笑容慈祥,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落在他身上,“听你母亲说,你最近得了件新鲜玩意儿?叫什么……琉璃盏?点石成金弄出来的?快拿来给老祖宗开开眼!也让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瞧瞧是什么宝贝疙瘩,连我们府里的哥儿都藏着掖着不肯说。”

邢夫人立刻接口,声音拔高,带着夸张的惊叹:“可不是嘛老太太!听下人们传得神乎其神的!说是琏哥儿有神仙手段,能把沙子石头变成比水晶还透亮的宝贝!值老鼻子钱了!哎哟,我们琏哥儿出息了!就是……这么好的事,怎么也不想着孝敬孝敬老太太和太太?还有你那香菱丫头,听说也是伶俐得紧,你母亲(指她自己)我屋里正缺个得力的人使唤呢……”她故意把“香菱”二字咬得极重,眼神贪婪地在贾琏身上打转。

王夫人虽未说话,但捧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抬起眼皮,目光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看向贾琏。

贾琏心中冷笑连连,面上却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无奈表情:“哎哟,我的老祖宗!母亲(邢夫人)!您二位这是打哪儿听来的闲话?可冤死孙儿了!”他一边叫屈,一边从怀中取出那个锦缎包裹,动作珍重却又带着点“不过如此”的随意。

“孙儿前些日子在城外瞎鼓捣,烧窑玩火,不小心烧出这么一对杯子。”他一层层打开包裹,当那对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玻璃杯在荣庆堂明亮的晨光下彻底展露真容时,满堂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饶是贾母见多识广,王夫人端持稳重,此刻眼中也充满了震撼!

探春、惜春更是看得目不转睛。

贾琏却仿佛没看见众人的震惊,拿起一只杯子,语气带着点“不过尔尔”的自嘲:“喏,就是这个。看着是挺透亮的,可也就是个新鲜劲儿。说什么点石成金?那是喝醉了酒的匠人胡吹大气!孙儿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十炉里能烧出一炉像样的就不错了!耗费的柴火、石料、人力,算下来,比买一对上等官窑瓷盏还贵!纯粹是赔本赚吆喝,瞎折腾罢了!”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

玻璃的珍贵是真,但被他刻意贬低了价值,更夸大了成本和失败率。

他目光扫过邢夫人那贪婪的脸,又转向贾母和王夫人,语气恳切中带着“委屈”:“至于香菱……那是薛大兄弟屋里的丫头,与孙儿何干?孙儿不过是在姨妈(薛姨妈)跟前夸过一句那丫头手脚麻利,怎么传到母亲耳朵里,就变成孙儿想要了?这不是平白惹人笑话,离间我们兄弟情分吗?薛大兄弟知道了,还不得跟孙儿拼命?”他巧妙地把“要”字,偷换成了“夸”,把责任推给了邢夫人的“误听”和“搬弄是非”。

邢夫人被他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刚要反驳,贾琏却不给她机会,转向贾母,语气更加诚恳,甚至带着点后怕:“老祖宗,您是最明白的。孙儿年轻不懂事,瞎鼓捣点东西,本想着等真弄出点名堂,能孝敬您老人家了,再给您个惊喜。谁知……谁知还没影儿的事,就被传得沸沸扬扬,连宫里都知道了似的!这要是让有心人听了去,参孙儿一个‘聚敛奇技淫巧、心怀叵测’的罪名,岂不是给府里招祸?连累老爷(贾赦)和叔父(贾政)的官声?孙儿想想都后怕啊!”他直接把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风险”和“家族安危”的高度!

这番话如同冰水,瞬间浇熄了贾母眼中因玻璃杯而燃起的热切。

老太太捻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浑浊却精明的老眼深深看了贾琏一眼。

王夫人端茶的手也放了下来,眉头微蹙,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

贾琏点出的“招祸”二字,正中她们这些深宅妇人最忌惮之处!

贾母沉吟片刻,脸上慈祥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带着敲打:“琏儿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也要懂得藏拙,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学那猴子掰苞谷,还没到手就嚷嚷得满山皆知!平白惹祸上身!”

邢夫人还想再说什么:“老太太,话虽如此,可这宝贝……”

“好了!”贾母不悦地打断她,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琏儿既说了是瞎鼓捣,耗费巨大,成不了气候,那就随他去!府里的大事小情还不够你操心的?盯着哥儿屋里一个丫头做什么?没的让人笑话我们府里眼皮子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