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们常常抱怨医院周边吃饭不方便,而医院新建的门诊大楼一层空间还没有确定用途。
如果能把这些老字号请进来,既能解决病人就餐问题,又能帮助这些传统店铺继续经营。
“这个想法很大胆。”院长听完他们的建议,陷入沉思。
“我们可以把它打造成一条特色文化街,”李明解释道,“不仅有美食,还可以有手工艺品、民族乐器,让病人和家属在这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且,”阿依古丽补充,“这些老店主都有几十年的经验,完全可以开发一些适合病人的养生餐点。我们研究中心也可以提供专业指导。”
院长被他们的热情打动了:“行,我支持你们。不过要严格把关,确保卫生和安全。”
得到批准后,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李明负责与政府部门协调,争取政策支持;阿依古丽则和小马一起走访每一家老店,了解他们的需求。
医院里的很多同事也都主动帮忙,有人提供装修建议,有人帮忙设计店面,营养科的专家们还自愿当起了美食顾问。
让人感动的是,当这些老店主听说要进驻医院时,都特别认真地开始改良自己的产品。
小马的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食谱,开始研究养生版的点心。
艾山大叔则表示要在店里开设音乐疗养角,让病人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民乐。
两个月后,“维医美食文化街”正式开业。
那天,整条街都被装扮得喜气洋洋。
门诊大楼一层宽敞的走廊两侧,十几家店铺焕然一新,每家店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地面铺着崭新的青石板,处处体现着维吾尔族的传统特色。
开业典礼上,阿布都·卡德尔院长特意讲了一番话:“这条街的诞生,证明了传统与现代是可以完美结合的。它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传承了我们的文化。”
小马的父亲作为商户代表发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还是阿依古丽上台帮他整理了情绪:“马叔叔的养生汤配方是他家三代人的心血,现在终于有机会跟更多人分享了。”
让人惊喜的是,营养科的专家们和这些老店主精诚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病人的特色餐点。
比如阿卡木叔叔改良了传统的馕饼配方,加入了全麦面粉和杂粮,既保持了原有的口感,又更健康。
艾山大叔的乐器店不仅卖传统乐器,还开设了音乐疗养室。
他找来了几位退休的民乐老师,每天下午都有免费的演奏。
很多住院病人都说,听着悠扬的冬不拉声,心情就变得舒畅了。
改良后的美食街很快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癌症化疗的病人们发现,小马父亲研制的养生粥可以缓解胃部不适;心脏科的医生发现,病人在艾山大叔的音乐室里听一会儿民乐,血压会比平时更稳定。
“你知道吗?”有一天,营养科的王主任特意来找李明,“马叔叔那些老配方里蕴含的养生智慧,很多都和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比如他用来煲汤的几味草药,最近的研究表明确实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医院的其他科室也积极配合这个项目。
中医科的老专家们常常和这些店主交流经验,皮肤科为他们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感染科的护士们还自愿担任卫生督导员。
一个月后,这条街有了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