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为了糖也好,他也愿意尽快学会汉语,因为在他被送到羊城港后,契丹人对他表达的第一个非常清晰的意图——他们甚至专门地绘制了图画,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罗刹语字符来标注,表达出了非常清晰的意思:一,迪米特里所消耗掉的所有食物都是有价钱的;(用食物的绘画和上头标注的金币,迪米特里的钱包来表示)
二,迪米特里必须干活来付账;(用迪米特里劳动,东家付给迪米特里金币,迪米特里把金币给厨师来表示);
三,如果迪米特里在四个季度之内,学会汉语,并且通过检定考试,那么他可以做翻译,一天能赚十个金币;(用拼音灌入脑海,迪米特里做考卷,得大拇指,嘴巴一边说罗刹语一边说汉语表示,东家付给迪米特里金币表示),如果学不会的话,他就只能去做农奴,一天只有一个金币!
图画当然是非常直观的表现了,虽然或许还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迪米特里觉得农奴一天也有一个金币是不可思议的,他理解的农奴做活没有报酬),但是,大概的意思仍然能够传递过来。迪米特里当然不想做农奴,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不想做翻译——他是个贵族,贵族天生就是不干活的,至少,迪米特里没有任何干活的欲望。
当然,他也知道,契丹人不愿意养活闲人,在这里似乎人人都要去干活,迪米特里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接触到此地的贵族,而契丹人认不出他的家徽的缘故,因此,他非常努力地学习汉语,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出身,这样,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认为契丹人倒还都有可能让他继续眼下的生活:不用干活,白吃白喝,虽然要忍耐炎热的天气,但可以无限制的吃糖。
“我是贵族!”这是他在私下反复练习的,最熟悉的汉语句子了——但只有这句话当然是不够的,还有后头的复杂解释,目前就只能以罗刹语来打草稿,慢慢地积累翻译了,“我的徽章可以证明我的身份,我以贵族的身份请求契丹国王的庇佑!”
庇佑——大概约等于是白吃白喝的,一般来说,贵族到其他国家去做客,如果能被承认是宾客,获得庇佑的话,的确不必担心吃穿,主人的确会供应的,不过,也存在着主人驱逐客人的风险,而且契丹人和其余欧罗巴国家不一样,他们的贵族没有彼此通婚,似乎不存在亲戚关系,所以,迪米特里也聪明地认识到,他必须给契丹人一些好处,一些盼头,才能继续骗吃骗喝,为此他还准备了更进一步的说辞,同时也解释了自己被追杀的原因。
“我是留里克家族的后代,瓦西里四世沙皇的外孙,也是罗曼诺夫家的血裔,从各个角度来说,我对公国都拥有相当的继承权!费奥多尔和伊凡体弱多病,纳雷什金家族容不下我,把我逼过乌拉尔山脉还不放心,还要买通哥萨克佣兵斩草除根,害怕我获得老贵族们的支持,在费奥多尔之后登上皇位——留下我,在恰当的时候,我可以宣称对公国的继承权!”
实际上,迪米特里从未起过做沙皇的野心,从前没有,现在更加没有了,他最想做的大概是白砂糖国度的砂皇,不过,契丹人也不需要知道这一点,只要他们愿意花点小钱养着一个备选沙皇,让迪米特里继续混吃混喝就行了,迪米特里已经在心底反复排练自己的演讲,确保能够打动契丹贵族了。
“只要给我一点支持,我也可以做沙皇!!”
第934章沙皇练习生
“呀,这位还是留里克家族的外孙,罗曼诺夫家的血脉呀——”
谢双瑶的声音拉得长长的,有点儿揶揄的味道,很显然,女军主对于留里克、罗曼诺夫这两个姓氏是有深刻印象的,这也让坐在下首的让。阿诺心底有些微微的不安,他暗自猜测:难道这表示罗曼诺夫家还真的掌握住了克里姆林公国——也就是华夏这里说的罗刹国,甚至把自己的统治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可和常理有些不符合了,现在气候转坏,按道理来说,北部的政权都要比以往更容易动荡,罗曼诺夫家的沙皇现在就只是个傀儡,让。阿诺本来以为克里姆林公国还会继续更换沙皇,陷入动乱和分裂,但从女军主的反应来看,难道他们不单掌握住了国家,而且还把克里姆林公国发展成了横跨亚欧的大势力?
这可是……这可是让人很吃惊的猜测了,那帮斯拉夫蛮子,如果在北地崛起的话,相对于法兰西来说,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只是因为女军主随意的一句话,让。阿诺心底思绪纷飞,但在表面上,他还保持着稳重而超然的态度,进一步为他其余的学生讲解着课程——别说其余这些对整个欧洲贵族一无所知的学生们了,其实就是军主,也未必知道现在克里姆林公国的现状,否则她也不会来上课了。让。阿诺理解军主的知识水平,就像是他在应对外邦历史一样,除了一些普遍的常识之外,只会知道过去某段时间发生的大事,这一段时间大约是一百年,要叫她说出精准到这一刻的国家内部局势,她当然也力有未逮。
“如果他画出的族谱不假的话,那么,这位迪米特里先生,他对于沙皇之位的确拥有很强的宣称次序——也会有一些贵族倾向于拥戴同时具备两家,甚至是三家血脉的后裔来继承沙皇的位置。归根到底,这也是因为罗曼诺夫家并未拥有公国在法理上完全继承权的关系——这就要解释一下,我们欧洲这里通行的继承法了,用华夏这里来比较的话,欧罗巴的继承规则大概……嗯,大概可以和周代、春秋一样,还是与如今华夏这里改朝换代的思想不同。”
让。阿诺现在当然已经是个非常出众的汉学家了,这个法兰西传教士,虽然是基于诸多原因来到买地的,但和他的大多数同伴一样,来了以后,多多少少也就有些乐不思蜀了,并且还很热衷于从祖国乃至亲近的国家,发动关系网往买地这里来倒人。这样的举措,能保证他们在买地这里过着非常优裕的生活。
比如说,把笛卡尔给倒到买地来的所有人都得了一笔大加分,包括移鼠会,也从伽利略的到来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不但在买地这里饱受嘉许,而且,因为贩回祖国的奢物受到了贵族们上下一致的喜爱,也得到了母国的大力嘉奖,这也让很多学者的心思都有点走偏了,很多学术淘金客甚至会私下开盘,为‘肉猪’的红圈下注,甚至还会因自己看好的人选没有得到他人一样的红圈而耿耿于怀,想要去和女军主争辩一二呢!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总之,现在的羊城港可谓是云集了一大批欧罗巴来的精英学者,而这些聪明人的兴趣往往是非常广泛的,除了理工科之外,也有人和德札尔格一样,受到了买地道统的感召,有转型成为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的倾向,也有人和让。阿诺一样,受到了买活大学所开设的人文学科的吸引,对华夏和欧罗巴,进行社会学上的比较观察。
在所有这些兼职的人文学者中,让。阿诺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人才,大概是因为他本来就是贵族出身,因此,对于华、欧两地的贵族概念、待遇、传承、消灭,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归纳,也是因此,他得到了向买地众高层上课的机会,因为他不单精通欧罗巴的纹章学、贵族谱系,而且还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用易于被华夏人理解的口吻说出来,同时顺便把罗刹国内的局势解释清楚,倘若没有相当的贵族学识,这是不容易办到的,而且,作为一向愿意和异教徒眉来眼去的法兰西佬,他对大西洋北海这些国家,包括罗刹国的了解,也要比南欧的弗朗机人,西欧的英吉利佬更多一些。
“在华夏这里,有一种普遍的思想是深入人心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出自《史记》,这是汉代的作品,这可以证明,在两千年前,华夏的人们已经承认,只要有能力,华夏的统治者可以是这片土地上居住的任何一个人。所以,华夏有很多类似的谚语来表达这样的思想,英雄不问出处,也是讲述一个人的血缘对于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的影响。”
“同时,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观察到,虽然历代天子都在竭力地宣扬自己血脉的神秘性,宣称自己受命于天,但在知识分子阶层,发自内心地深信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就算是在文盲平民阶层,他们也对天子保持着一种功利性的敬畏,百姓对于这种神圣性的承认,完全出自自身的利益,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他们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血脉而产生畏惧情绪,反而立刻就会滋生出一种狂妄的野心来,可以很轻易地认为自己也能竞争统治者,至少是拥有这样的资格。”
“但是,在欧罗巴,这样的想法是相当少见的,更为普遍的是对于血缘根深蒂固的认可,贵族就是贵族,永远都是贵族,当然,贵族会不断的没落,因为他们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但这样的认识是牢不可破的:金字塔顶端人口有限,不断会有人跌落,可从未有一个非贵族的血脉能在顶端站稳,由始至终,当国王的永远都是这些人,权力只在这么一个小圈子内流动。如果你爷爷的爷爷不是公爵,那么,你多半是很难当上国王的。”
在这里,让。阿诺无意去讨论这种权力的起源,只是解释着克里姆林公国的贵族来源:“在罗刹国,几乎所有贵族都和留里克家有关系,就是因为留里克家族缔造了这个国度,因此,不论是谁想要得到罗刹国的完整治权,都必须和留里克家扯上关系——关系越近,血统越纯正——就像是华夏这里的‘嫡庶’一样,越是嫡系,就越能靠近权力,但是,如果嫡系的能力太差,或者血裔断绝的话——”
“庶支就有了出头的机会,”不乏敏锐的华夏学生已经指出了,让。阿诺点了点头,“就像是迪米特里所说的一样,他两边的血脉都能和留里克家族取得关系,比如他的外公瓦西里四世,就是留里克家族中素来拥有威望的武将庶支,并且在国家危难时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短暂地抵挡了波兰人通过伪留里克王子干涉罗刹内政,贬低东正教地位的脚步,把权力留在了罗刹国本国手中,虽然悲剧收场,但在民间仍然拥有相当的威望。”
“而他的祖父罗曼诺夫更是罗刹贵族在数□□后选出的沙皇人选,也和留里克家沾亲带故。这一点对罗刹国来说非常重要,罗刹国大多数平民都坚信,这片土地是留里克家族的应许之地,倘若沙皇和留里克家族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罗刹国将会失去天主的保佑,在本就严苛的气候中承受更可怕的天灾。”
“在他们的思想中,这是得到验证的理论,因为留里克王朝嫡系绝嗣之后,第一任选举沙皇戈东诺夫家族就并未拥有留里克血脉,而尽管这位沙皇精明强干,能够有效地弥合罗刹各部的矛盾,但他在任期间,罗刹国所承受的天灾、饥荒次数是此前沙皇的数倍之多,饥荒的严重甚至让克里姆林城堡粮库空空,直到他死后,他的儿子被残忍杀害,戈东诺夫家族的统治结束后数年,气候这才有所好转,而当时的沙皇正是从波兰归国的伪留里克王子——百姓们认为这多少也算是沾了留里克家族的边了,甚至很多贵族都觉得这位王子就是真王子,人们只是因为不满意他被波兰操纵,要降低东正教的地位,所以才不承认他的真实性。”
“留里克大乱斗。”女军主又一次简单地总结了这几十年来罗刹国复杂的争权斗争,让。阿诺认为这样的形容也不算有错,总之,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在嫡系绝嗣之后,其余统治者都在想方设法地和留里克家族拉关系,这其中关系最近的就是瓦西里四世,罗刹国土生土长的留里克庶支,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至于其余的伪留里克王子,就好像敏朝的‘建庶人’一样,就属于一张皮,谁都可以披在身上,但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这不可能是真的,留里克家族嫡系的最后两个孩子都很弱小,一个犹如白痴,另一个也就是死在国外的二王子患有癫痫,客观来说谁都无法治国,也不可能带兵回国争取自己的继承权。
“如今,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二十多年,还是个新王朝,他们能否站稳脚跟,内外也十分疑虑。第一任沙皇,也就是迪米特里的伯父,性格柔弱,听从权臣和母后、皇后的摆布,他所生的孩子只有皇太子还算是健康,其余两个儿子费奥多尔、伊凡,的确体弱多病,罗刹国还有说法,认为皇太子的身体也不算很好,没有让少女成为女人的能力……”
“我有一个在君士坦丁堡任职的朋友,他给我写信时,提到过罗刹民间的传言,民间认为,沙皇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而不至于发生天灾,原因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的祖姑姑——沙皇的父亲大牧首是留里克王后的侄子,这也让他分享了留里克家族的神眷,但是,这种神眷会随着代际的传递而变得稀薄,同时罗曼诺夫家族也要承受留里克的诅咒,沙皇的儿女夭折率比民间还要更高,活过十岁的子女都不多……”
“如果说这是罗曼诺夫家族的种子不好,但大牧首的其余儿女子嗣都十分繁茂。或许,如果在大牧首的后代中找到同时也拥有留里克血脉的孩子,让他来做沙皇的养子的话,会有助于收服民心,平息各地的农民造反,也让大贵族们更加心服口服……我只能说,以我对于贵族宫廷的了解,如果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在叙述中,让。阿诺尽量回避了人名,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整件事,这主要是因为罗刹的人名重复率实在太高的关系——几乎每家每户每一代都有伊凡、伊万、费奥多尔、阿列克谢、弗拉基米尔、罗曼,就连罗刹人自己都得带上中间名来做身份识别,因为他们的中间名会带上父亲的名字,这是斯拉夫人常见的习惯——在客观上来说对华夏人就更拗口了,当罗曼。伊凡之子又生了一个儿子叫伊凡。罗曼之子的时候,让。阿诺相信绝大多数听众都会被绕晕的。就连早已习惯了贵族复杂名字的自己,在备课的时候都有点捋不顺,更别说这些姓名简单,完全是另一套规则的华夏人了!
“为什么君士坦丁堡会有罗刹国的消息,而其余国家对罗刹国都缺乏了解?”
时不时,还会有一些阿诺没有预想到的问题被扔过来,这也说明了东西方认识的差异之大,因为在阿诺看来这完全是常识,但华夏人是完全没有了解的。他连忙回答,“因为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总部,罗刹国对东正教是非常笃信的,而他们作为北方蛮国,目前的光彩完全被波兰盖过,信仰天主教的波兰此刻才是北欧的霸主。他们几乎已经成功吞并了罗刹,罗刹贵族甚至曾经选出了波兰王太子作为他们的沙皇,只是这个命令从未被真正履行,就因为波兰国王拒绝让王太子改信东正教,而是想让罗刹全国改信而被推翻了,国王迄今仍然耿耿于怀,认为沙皇之位属于波兰王太子,并且威胁要为此再度发动战争。”
“一个国家的贵族开会选了另一个国家的王子来做自己的沙皇!”
所有华夏学生的面孔都皱起来了,呈现出了一种深刻的厌恶表情,甚至有人叫嚷起了‘卖国’、‘汉……罗刹奸’这样的话语来,对此阿诺也并不吃惊,这正是东西方最大的差别,他解释说,“对于华夏而言,国土观念胜于一切,宁可是本土的乞丐崛起,也不愿是远方的异族入主,这种思维模式,我用一个你们的成语来形容——家国之念。对于华夏的百姓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华夏并不存在真正的,欧罗巴定义的贵族。”
“因为对欧罗巴贵族来说,他们更情愿是远方的贵族入主,而不是本土的平民崛起,维持住权力的圈层,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更看重的是权力在圈层中的流动,以及他们身处于圈层之中的事实,那么,不论权力如何流转,他们总有极大的机会去得到和靠近……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打算就此写写一本书,这只是区别的一部分而已,贵族思维的根本不同,造就了东西方权力斗争极为不同的局势。也让血缘在他们的政治中依然有很大的份量——至少比在华夏要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