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真没想横练 > 第五百零三章 神之一扑(第1页)

第五百零三章 神之一扑(第1页)

另一边,复盘室内。

“局势也太复杂了……原本布局阶段形势相当平稳的,怎么也想不到最后形势会复杂成这个样子。”

吴书衡无比惊讶的盯着棋盘,不断在脑海中推演后续变化,试图看清盘面形势,但是怎么。。。

岩石上的三声回响在山谷间荡开,像是某种古老契约的签署。风从峡谷深处涌来,卷起沙砾拍打铁门,那扇锈迹斑斑的入口仿佛也轻轻震颤了一下,如同沉睡者被唤醒时的叹息。

我们回到学校已是正午。阳光洒在操场上,孩子们正围成一圈练习“听棋”??他们用竹杖轻点地面,模拟落子节奏,靠声音判断彼此的位置与意图。央金坐在中央,耳朵微侧,忽然抬手:“第三列第五行,白棋跳二。”她话音刚落,一个男孩便笑着收回竹杖:“你又猜中了!”

我站在远处看着,心却仍悬在地下棋盘上那个“林”字上。林振邦……这个名字像一颗埋进泥土多年的种子,终于在今日破土而出。他没有死,他在下棋,在黑暗里一子一子地活着。而那三声鼓语??短-长-短,伊布拉的密码,竟跨越千山万水,在这高原腹地响起。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所有被遗忘的声音,正在彼此呼唤?

沈砚之坐在教室角落,手里捏着一块从地道带出的金属触钉,反复摩挲。他的眼神很静,像深湖底下的石头。

“你觉得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我走过去坐下。

他没抬头:“缺氧、低温、孤独……这些对身体是折磨,但对意志来说,或许反而是清醒的催化剂。你看那棋盘上的劫争,布局精密,计算深远。这不是一个濒临崩溃的人能走出来的。”

“可他为什么不走出来?明明只要敲几下管道,就能引起注意。”

“因为他不想被‘救’。”沈砚之缓缓说,“他想被‘听见’。我们听到的不是求生信号,是一盘还没结束的棋。对他而言,被人发现却不理解,比孤独更可怕。”

我沉默良久,忽然想起什么:“你说……伊布拉的鼓语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目光一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件事??那三声不是回应我们,是回应你录音笔里的那段旋律。你播放《冰湖长啸》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背景里的敲击。它早就在了,一直在等一个能听懂的人。”

我猛地站起身:“你是说……他一直在听我们的纪录片?”

“也许不是全部。”沈砚之低声说,“但他听到了伊布拉的鼓,听到了巴特尔的呐喊,听到了阿普的舞步。他知道有人在寻找那些不该被埋葬的声音。所以他用同样的方式回应:用节奏,不用语言。”

我的心跳加快:“那他是不是……也在追踪我们?”

“不是追踪。”他摇头,“是同行。我们在地上行走,他在地下前行。我们都带着棋,带着声音,带着不肯熄灭的光。”

就在这时,卓玛匆匆走进来,脸色有些异样:“后山的铁门……刚才被重新关上了。”

我和沈砚之同时抬头。

“不可能。”我说,“我们离开时特意用石块卡住了门缝。”

“可现在门是闭合的,而且……”她顿了顿,“门口多了一串脚印,很小,像是孩子的。”

“孩子?”我愣住,“这地方哪来的外人?”

“不是外人。”沈砚之突然站起来,声音低沉,“是林老师的孩子。”

空气骤然凝固。

“什么孩子?”卓玛皱眉,“林振邦从未结婚,档案里也没有子女记录。”

“可他说过一句话。”沈砚之盯着我,“‘听见了吗?我也在下棋。’这个‘也’字很重要。他在回应谁?如果不是回应我们,那就是回应另一个下棋的人。而这个人,必须是他认定的‘同类’。”

我忽然想到什么:“央金说过,她们每天清晨‘听日出’。她说太阳升起时,雪峰会发出崩裂声,像棋子落下。但如果那不是自然现象呢?如果……那是有人在敲击山体?”

沈砚之眼神一凛:“你是说,林振邦在用震动传递信息,而央金她们误以为是天象?”

“不一定是误以为。”我缓缓道,“也许她们本来就听得见。盲人对振动极其敏感,尤其是规律性节奏。如果林振邦每天固定时间敲击通风管,形成节律,孩子们早就把它当成了‘日出之声’的一部分。”

卓玛倒吸一口冷气:“所以这些年来,我们每天都在‘听’一个失踪棋手的讯号,却以为那是大自然的呼吸?”

教室陷入死寂。窗外,风掠过沙棘树,枝头干果轻轻碰撞,宛如棋子相碰。

第二天凌晨四点,我们再次出发。

这次我们带了地震波探测仪、音频放大器和一组定向麦克风。若林振邦真的在用震动传讯,那么他的节奏必然遵循某种逻辑模式,而非随机敲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确认,那个“孩子”的存在。

夜色如墨,星河垂野。我们绕到后山另一侧,避开主通道,在陡坡上架设设备。沈砚之将传感器贴在岩壁上,耳机戴好,屏息聆听。

起初只有风声、虫鸣、远处溪流的呜咽。

然后,在五点零七分,第一声响起。

咚??咚、咚。

短-长-短。

伊布拉的鼓语。

紧接着,第二组节奏出现:三连轻击,间隔均匀,持续十二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