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回民国养弟弟林昭烬 > 第115章(第3页)

第115章(第3页)

阳光暖暖地照在斑驳的墙面上,那里还留着张冠清当年用毛笔写的价目表。

最下面一行小字依稀可辨:“胜利之日,所有图书免费借阅。”

1945年冬香港

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灯火通明,庆祝胜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十二岁的秦望趴在父亲膝头,眼睛亮晶晶的。

“阿爸,再讲一遍干爹的故事吧!”

秦逸兴粗糙的大手抚过儿子柔软的头发,目光投向墙上那张泛黄的照片——那是林烬和程添锦在明德书店前的合影,两人肩并肩站着,笑容明亮如初春的阳光。

“你干爹啊。。。。。。”秦逸兴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好汉。当年在上海,他宁可饿肚子也要把最后半块饼分给街上的孤儿。后来打鬼子,他救的人能从黄浦江排到外滩。。。。。。”

秦望仰起小脸:“张伯伯说,干爹的怀表永远停在下午四点十一分,那是他最重要的时候。。。。。。”

秦逸兴喉头动了动,抱起儿子走到窗前。北方的夜空下,隐约可见星辰闪烁。

“看见那颗最亮的星星了吗?”他指着天边,“你干爹就在那儿看着你呢。”

李阿曼端着热茶走过来,轻轻将丈夫和儿子揽入怀中:“等春暖花开,我们回上海。去明德书店,去外滩,去城隍庙。。。。。。”

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让你干爹看看,他们拼命守护的这片土地,现在有多好。”

秦望忽然挣脱父亲的怀抱,跑到书桌前翻出作业本,工工整整地写下今天的作文题目:《我的英雄干爹》。

窗外,最后一道烟花划破夜空,照亮了孩子稚嫩却坚定的脸庞。

1946年春香港某医院

林时坐在值班室的灯下,钢笔尖在信纸上停留许久,墨迹晕开一小片。窗外玉兰花开得正好,淡雅的香气让他想起明德书店窗台那株茉莉。

「哥:

今日主刀第一台阑尾切除术,患者是个与望儿同龄的男孩。切开腹膜时,突然想起你当年教我辨别药材,说当归这味药最能活血。如今我用的手术刀,倒真应了你的话——救死扶伤。

沫沫在女子师范教书了,总带着学生去孤儿院义诊。望儿吵着要学医,整天抱着你留下的《伤寒论》装模作样——那书页边还留着你的批注,被他的小手摸得发皱。

去岁重阳,左记者带来朔县的照片。野花丛中,你与顾安哥哥安详如眠。张哥哥在你们坟前种了两株白梅,说是『这两个混蛋最爱干净』。

昨日整理遗物,发现你1937年藏在箱底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等望儿识字,教他背《满江红》』。这孩子如今已能背全篇,只是每次念到『壮志饥餐胡虏肉』,总要问『干爹真的吃过鬼子肉吗』,惹得秦哥举着扫把追打。

香港的春天来得早,维港的船笛声日夜不息。我总想着,若你还在,定会叼着烟卷说『这汽笛比鬼子的炮声好听多了』。

对了,明德书店重开了。杜老的孙子从牛津回来,特意留着你当年常坐的那把藤椅。窗台新栽的茉莉结了花苞,开春应当很香。

纸短情长,惟愿梦中相见。

——林时丙戌年清明」

信纸被仔细折好,连同晒干的茉莉花瓣一起装入信封。林时摩挲着信封上“兄林烬亲启”的字样,忽然听见病房传来望儿清脆的声音:“我干爹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晨光透过窗纱,照亮了案头相框里泛黄的照片

——二十岁的林烬正在明德书店教林时认字的相片,两人笑得那么明亮,仿佛永远活在春天里。

1946年冬香港圣玛利亚医院

值班室的煤油灯在寒风中摇曳,林时裹紧白大褂,钢笔尖在信纸上洇开一片深蓝。窗外飘着香港罕见的细雪,让他想起十几年前上海码头那个阴冷的早晨。

「哥:

昨夜梦见十六铺码头。你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衫,蹲下来给我系鞋带。我明明想抱住你哭,梦里却还是扭过头赌气——就像当年那个不懂事的臭小子。

我好后悔。

热门小说推荐

一人得道
战袍染血一人得道
...
逆武丹尊
我妖选太白逆武丹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