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咿咿呀呀的也要去舔酒杯,朱见深一把抱住了他:“还没到你呢。”
万贞儿接过儿子,给他擦了擦满脸的口水。
“汪直这小子,果然不负众望。”
三杯酒下肚,酒热正酣,朱见深也颇有些动情地说:“只可惜,却也赏不了他什么。”
他若是武将,可以正经论军功。
若是读书人,走科举的路,真有军功,也能封侯。
可惜他是一个太监,就是十二监掌印太监也不过正四品。
永乐朝的郑和,有下西洋的功勋,才被赐了正三品,旁人再没有的了。
若说汪直淡泊名利,不在乎这些,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最最在乎这些了,简直眼红的不行。
“该让他回来了,京城的事情也处置的差不多了。”
话说撤了西厂之后,不仅朝中大臣各个喜不自胜,便是东厂和锦衣卫也是好好舒心的一场。
毕竟西厂在的时候,也是从他们二者虎口夺权,谁都不希望自己手上的权利被瓜分不是。
“汪直再留一段时间,总要收拾稳妥。小万会先回来。”
万贞儿抱着儿子,心中即开心又有担心。
开心的自不必说,担心的是汪直有没有把那件事情给处理好。
“汪直他……”
按说都是自己养大的孩子,汪直办事没什么可担心的。
他从小就妥帖,根本不用细细交代,从来没有不尽心尽意让人满意的。
朱见深有一次还同万贞儿玩笑:“不知道咱们得儿子以后如何?”
他们生出来的儿子,那绝对是不会差的。
“如果有汪直这般靠谱,不说是怎样一个明君,至少拿捏群臣总是不在话下。”
自然,当一个酷吏和当皇帝还是不一样的。但有能力的人做什么都行。
可这次的事不是旁的事,是汪直自己的事。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自己未必能够处理的明白。
“他们俩的事,我们倒还不好插手。”万贞儿叹气,“左右不是人。”
十天后,万筝回了宫,刚看见阿姐就两眼一酸,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小孩子长得快,看着小皇子已经比她当时走的时候足足胖了一圈。
“怎么这个头……”
连头都好像大了一号,手臂更是肉嘟嘟的,像莲藕一样。
万筝装模作样要吃这藕藕,小皇子咯咯咯笑了起来,喷了她一脸口水。
“小哪吒,魔童。”
万贞儿坐在床边,掐了把她的脸蛋。从前水灵灵的脸颊瘦了不少。
“汪直还好吗?”
“他没事。”
“就你一个?”
“不是。”小万闷闷地说,“还有周误时。”
不光是有他,还有周二,还有湘兰。
万贞儿知道她为的是什么事情,她和陛下也是前两日才收到消息。
朱见深说:“本想为了他们好,谁知道却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