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宿云微雪 > 刘郁离的上策(第1页)

刘郁离的上策(第1页)

对于刘郁离的夸奖,马文才面上矜持,内心却十分受用。“你有班超之志?”

他见刘郁离哪怕身上有伤,依旧坚持用左手练枪,还经常夜读兵书,猜出他有意效仿班超弃笔从戎,投身沙场。

刘郁离毫不遮掩自己野心,朗声道:“愿效陶公。”

马文才听懂了刘郁离的言外之意,他不仅要学班超弃笔投戎,还要像陶侃一样位极人臣。

刘郁离清楚按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自贬两句,然后再表示自己的进步之心。

但自她打来了这里,心中一直念叨着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她的流民身份,能进祝家当丫鬟已是极致。

刘郁离怎么可能愿意久居人下,乱世将至,横竖不过一个死字,折腾一下,最起码死了不亏。

因此,刘郁离连流程都懒得cue一下,直接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像陶公一样当大将军。

陶公指的是陶侃,陶渊明的曾祖。此人的经历尤为传奇,他是寒门出身,仕途艰难,后投身军中,靠着军功被封为太尉,死后追赠大司马。

刘郁离的出身,马文才多少能猜出来一点,没落士族。家中已无能教导、扶持他的长辈,一身武功全靠自学。

若是刘郁离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刘家说不定会就此跌出士族行列,永无出头之日。

这般出身,以陶侃为目标,军功起家,无疑是明智的。

第二日上午第一场书艺比赛,常无名对阵王复北。

一个月的时间,王复北已经能下床了,虽不能自由走动,书写却是不成问题的。

说来也是巧合,两人书法选择的皆是王右军(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全文四行,共二十八字。

王复北微微弯腰,一手揽着云袖,一手往砚台中注入些许清水,捏着砚石,不紧不慢地研墨。

待到汁浓墨匀时,提起一旁的紫狼毫笔,神闲气定,落纸如云烟,一笔一画,酣畅淋漓。

王家子弟谁不曾在这幅字帖上下过苦功,常无名想以此胜他,做梦!

刘郁离:“王复北人不怎么样,字却写得如此出众,常无名悬了。”

马文才向来自负,提起王复北的字,也是大加赞赏,“他最出众的就是书法,书院无人能及。”

祝英台看着挥毫洒墨的常无名,隐隐担忧,“常无名真的能赢吗?”

六场笔试,已过三场,他们两负一胜。抛开书法,还剩下御艺、数艺。

数艺,以山伯的实力,必然能取下。御艺,没有人是郁离的对手。

换言之,寒门与士族的比拼结果取决于书艺。一旦此局输了,剩下的没有再比的必要了。

梁山伯:“英台,尽人事听天命,别太担心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