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
照傲门戒使赵大人
照疑门戒使乌大人
接下来就是舆论战的知名读物——
第38章
看样子乌大人反对“离间计”一事,效果不好。
只因昨日商议不欢而散后,她和赵鉴锋分成两路,各自带了一半的官役,开始十分匆忙的“阻断”行动。
次日一早,一篇匿名的《震惊!邺城公子与药王谷行医堂主的畸形爱恋》还是先引爆了鹤州府上双郡的大街小巷。
那话题的主人——邺城长公子季临渊,这两日都留在义诊堂中,忙着以飞鸽联络各处。
他是最早见到这篇文稿的,不知是谁放在他的院门口。精御卫只瞧了眼便不敢再读,一脸猪肝色的神情为他呈上,勉强念完,长公子挥手便摔了一碗药汤,沉脸上马,朝旧庙处疾驰而去。
他们被刊登在这著名八卦报《市井逸闻录》中,被提及的名字都是“邺城公子”“行医堂主”,未带正名。
或许是这文稿标题用得不严谨,最开始,贺兰澈从旧庙外捡来一张时——还以为写的是他大哥与辛夷师兄!
毕竟药王谷与邺城自带话题,名人嘛,总会产生很多评话奇谈的。
贺兰澈端了一碗每人必须喝的辟疫药草汤,严肃而期待的读了下去。
直到读了几行,赫然看见自己那“昭天楼少主”的头衔出现,才惊觉这八卦报写的是他那位心上人——“副行医堂主”长乐。
天塌了,贺兰澈只当看个乐,没想到真是乐!还乐到自己头上。
无论此事是真的还是编的,都糟糕透顶!
【邺城长公子与药王谷行医堂主,幼年相识,情投意合,如金风玉露,一等绝配。
虽天生一对,然长公子有隐疾,举而不坚,雄风不振。兼国别之阻,二人被迫分离,不得成双。
长公子大龄未娶,为情坚守。
行医堂主悬壶济世,引痴情病患倾慕。
其中以昭天楼三公子为主,纠缠不休,不守男德。
堂主风华绝代,风流潇洒。既难忘旧爱情深,又难拒新欢精壮勇猛,鲜活炽热。于二人间摇摆不定,索性皆纳于身侧。
近日鹤州痘疫肆虐,邺城公子倾力助其抗疫。
旧情复燃,外人前佯装不合,实则月夜私会。
上半夜,神医为旧爱疗治沉疴。
下半夜,神医芙蓉帐下藏偃师,与新欢共赴云雨。
浑然不知三人成行,一场风波,蓄势待发矣……】
这份原稿,内容虽短,印刷匆匆,好似忙着交稿而草草断墨。却丝毫不影响周围人都在议论,一传十十传百。
等这八卦小报传到济世堂和旧庙时,早已有飞鸽版往四州各城县方向而去了。很快坊巷的书斋亭摊中预购的人越来越多,连其他的野报《朝野趣闻》《鹤州杂谈》《朝华暮事》……全都转载了一遍。
可别小瞧这些野报,内容才不像那晋江书局一样正派清水。
像前朝景公“掉粪坑而亡”、某后主“夜御十三男”、竹林八仙“与猪共饮”、某寡妇“哭倒长城”、一药馆医生“正妻变蟒蛇”等等离谱传闻,能名垂千古,多是这些民营小报的功劳。
众所周知,人只偏爱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之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季长公子一路策马扬鞭,奔至旧庙所在街道时,隔疫管制的官卫正欲执哨阻拦,却被他径直闯过关卡。
到了庙门口,他风风火火地下马,干脆利落,将手中长鞭往身后一抛,略作调息,压下怒气,才迈入旧庙。
咬牙,挤笑,正撞见贺兰澈在读那小报。
“阿澈。”
他沉着脸过去,一把夺过那纸,当着众人面撕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