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领导,能找我这小人物帮什么忙?”周不言在心中思索。
没等周不言开口,秦局直接將桌上的绒布扯开:
“认识这个吗?”
绒布掀开,灯光下静静矗立著的,是一件造型古朴的粉青釉浮雕莲瓣纹梅瓶。
周不言目光瞬间被吸引。
瓶身线条流畅,釉色温润如玉,呈现出特有的“鸭蛋青”色调,莲瓣浮雕刀法利落有力,极具立体感。
典型的元代枢府窑卵白釉特徵!
但仅凭釉色、纹饰和风格,似乎…又隱约带有一丝不同?
此时,会议室侧门打开,鱼贯走进来三位老者,气质各异。
三位专家微微頷首,並未特別在意年轻的周不言,目光都聚焦在梅瓶上。
他们显然提前知道这件东西。
秦局示意:“李老,您先请。”
白髮苍苍的李老戴起眼镜,小心拿起放大镜贴近瓶体:“嗯…典型元代枢府窑梅瓶形制,釉质肥厚如玉,呈『卵青色。”
“这莲瓣纹浮雕刀工,雄浑有力,是蒙古时期的风格。”
“底足露胎处,胎土紧致,呈火石红,符合元代特徵。”他看向其他专家:“我看,这是件开门到代的元枢府窑精品,宫廷旧藏级別。”
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王老,接过话头:
“器型、釉色、纹饰风格都指向枢府窑没错。”
“但…这梅瓶腹部这圈突起的莲瓣纹浮雕,力道感比典型枢府窑更强,布局也略显侷促。而且……”
他用指尖感受著釉面:“这青中透灰的色调,似乎比纯正的枢府窑『卵白或『卵青少一分莹润,多一分深沉,工艺上……隱约有种『追摹的味道。”
剩下那位精神矍鑠、更注重文献的老专家孙老开口:
“东西是老的无疑!”
“枢府窑存世稀少,极为珍贵。”
“但秦局,您提到它出现在西南,这倒勾起我一点联想。”
“据明末张瀚《松窗梦语》等笔记记载,明末流贼张献忠在攻破武昌、长沙时,曾疯狂劫掠藩王府库和士绅豪右,据说掠夺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元朝珍品落入其手,是完全可能的。此瓶或许就是那段歷史的见证!”
三位专家的结论几乎一致:这是一件珍贵的元代枢府窑真品,可能经明末张献忠之手掠夺而来。
秦局目光平静地看向一直沉默的周不言:“小周同志,你的看法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周不言身上。
李老等三人眼神带著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一个年轻人,在三位泰斗面前能有什么新见解?
周不言缓缓开口,声音清晰:
“这梅瓶,我认为不是元代枢府窑真品。”
一言既出,满室皆静!
三位专家脸色都是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