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皇子修真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

夏天,江南阴雨绵绵,便是河工部最担心的时候。雨水多,意味着河水上涨。

不过,今年的夏天亦是平安渡过。转眼秋天,轩辕承稷回京述职,正好何辅城迎娶郡主,便是赶上了婚宴。

黛玉这两天正在收拾,准备回京都。听有人报,甄家来人了。几位穿着不凡的仆妇,着人抬着几大箱跟几大筐东西而来。说是托晋王跟王妃的福,江南丰收,园子里的瓜果送来给晋王跟王妃尝鲜儿。

黛玉让王嬷嬷领那几个仆妇先去歇息。但见院里放着六个大箱子,跟六个大框子。框子里挑的皆是新鲜蔬果,一看便知。黛玉让人打开箱子一看,六大箱子皆是绫罗绸缎,价值不菲。这便是有些过了……

黛玉听外祖母曾经说过,甄家跟贾家有故。原先元妃省亲时,就知道,贾家还有五万两银子,放在甄家。贾家跟甄家是有过密切往来的。

江南甄家是大族。早在太上皇时期,甄家就接驾了四次太上皇南巡。可谓显赫一方。

黛玉跟着轩辕承稷到江南后,甄夫人还亲自来拜访过。后来甄家几次派人来接,都被轩辕承稷拒绝了。

黛玉未细问其故,想是他不愿意跟甄家走近。稷哥哥不但不跟甄家走近,京都的四王八公,他也是拒而远之。

黛玉心知朝堂之事,皇上跟太上皇的势力之争,几个皇子间相争,牵一发而动全身。

她当下便打发了甄家的婆子们,让人把东西给抬回去了。甄家那几个婆子临行前,还直言,说了往日跟贾家的诸事。

外祖是外祖家,她的她。黛玉让王嬷嬷转告甄家的人,说她心领了。又打发了那几个婆子的茶钱。东西是拒不接受的。

待晚上轩辕承稷回来,黛玉便把白日发生之事告诉了他。

“稷哥哥,甄家今日来了人,送了些东西来。不过,我当下便让他们的人把东西抬回去了。”她依在他的肩头,“稷哥哥,我做得可好?”

轩辕承稷揽住她,道:“当然。”

一直以来,轩辕承稷并未将他有剧透的事告诉过任何人。他曾想过,也许等很远的将来,他可能会告诉她,他的秘密。但不是现在。尤其是几次她梦中醒来,大汗淋漓,跟他说,她梦到了太虚幻境之事。他都用子虚乌有来哄她,让她安心。

然而,他的妻子,是这个世上一等一的才女,何等的聪明。很多话,都不用直说。就如今日她退了甄家的礼,便是她度他的意思办的。

“稷哥哥说过,要择人而处。”她偎依得更紧了。

轩辕承稷见她此状,料她因着外祖贾家在中间。今日跟甄家划清界限,多少心中是有些思虑的。

“若是老太太愿意,我们可以把她接来。”轩辕承稷道。

无论是原著,还是这个世界。四王八公的命运,都既定了。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竭。若子孙还不知惜福,适可而止,那便是摧枯拉朽,败亡更快。

黛玉明亮的眼睛,闪了闪,道了声,“谢谢稷哥哥。”

轩辕承稷笑了笑,道:“你我本是夫妻。何谢之有?往后喊我承稷便是了。”

“承……稷……”她轻轻地喊了他一声。

对上他一如既往的温柔眉眼,亦如往日那般,如和煦的微风,但又有些不同了。

她长睫颤了颤,又喊了一声,“承稷。”

便是迎来包绕她的醉心的龙延香的味道。

“玉儿……”

又是一宿的旖旎,便是到了次日天明。

*

黛玉回京都后,便去荣国府看外祖母。

贾母有大半年没有见到黛玉,亲昵地拉着她看了又看。

祖孙之间,还是跟往日那般。

又听来人跟王熙凤说:“刘姥姥要家去,怕晚了赶不出城。”

王熙凤道:“大老远的,难为她扛那些沉东西,晚了便住一夜,明儿再去。”

这话落在老太太耳中,便问刘姥姥是谁?

王熙凤道明缘由,这刘姥姥,原是王家当年认的一门老亲。如今有一儿狗儿,在城外乡中住着。这刘姥姥,便是狗儿的老丈母娘。原先来家里走动过,今年丰收,便带着瓜果来府里。

贾母道:“我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请来一见。”说着,便催刘姥姥来见。

刘姥姥是个风趣的老太太,逗得府里诸人直笑。贾母也是很久没有这般乐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