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涟远香照旧为她梳妆。
远香伶俐,细细通着她的长发,一面道,“娘娘,昨日本应去顾先生府上一叙,您却整日歇在宫中,当真无事么。”
她想起这回事,有些头痛地长出了一口气。
昨日,该去见也未去见,今天,他非进紫禁城抓她不可。
她指尖挑起妆台上的两串铃铛,对她们二人道:“我一会,要再去趟大明宫。你们二人不必跟着,便在我这菡萏宫候着我吧,我去问摄政王讨要个琵琶师傅,很快便回。”
“可是,娘娘……”
“无事。若是顾先生来,以他的性子,不论如何,不会在宫中为难你们的。他若问,便扯个谎,说我去景仁宫中,探望贵妃娘娘。”
她含着笑,望着远香不安神色,和颜悦色将那两串小铜铃铛分别递到两人面前,“这两串铃铛,是赏给你们的,戴在发上好看,来。”
浑圆的小铃铛串着红绳,泠泠响着,搁进了二人掌中,线绳盘曲起来。
两人满腹狐疑,面面相觑,彼此望了又望,欲言又止。
于是,等到顾怀瑾气势汹汹地自紫禁城外杀进来,连设巧计瞒着菡萏宫所有人猝不及防地杀入菡萏宫,见到的,只是两个发上缀着小铜铃铛的侍女。
大明宫内,李玄白正在前朝议政,殿内唯有南琼霜一人。
大太监吴顺打听到她最近爱用些梅子冰酥酪,叫小厨房速做了一碗,端在她面前。
她捧着那瓷碗,眯眼望着窗外晴好暑色,心满意足地搅着汤匙。
逮逮逮,整日里猫逮耗子似的逮她。
都已经叫他捉着过一回了,还能再叫他捉着第二回吗?
想也别想。
天底下光他一个顾怀瑾有心眼?
她南琼霜不愿见,谁也别想逼她见。
瓷勺搁在碗边,“叮”一声。
她抬起长睫,翻个白眼。
叫他大老远的,赶去景仁宫内,给毛琳妍诊脉吧。
她也没想到的是。
远香和清涟见了顾怀瑾,从未想过一向得体自若的顾先生,脸上竟会有如此神态,一时将她的话全忘在九霄之外,瑟瑟发抖地跪在地上,道娘娘去了大明宫。
第144章
六月份的天总是多变。方才还艳阳高照,转眼便灰云密布,天边一片铅紫色,黑压压地挤在黄澄澄的琉璃瓦上。
眼看着西边的乌云撵上了红墙,吴顺提了一把姜黄的油纸伞,跟出大明宫来送她。
她对摄政王说,近来喜爱琵琶,听闻定王府上的曲欢姑娘一手琵琶精妙绝伦,想请她入宫教习一二。
曲欢,便是公孙红。
李玄白并没多问,或许是也知不该多问,抓着茶杯咽了口茶,允了。
允了,便将她赶了出来。他才下了朝,一众官员候着觐见,没有容她说闲话的空。
才出了大明宫的庭院,天上便砸下簌急的雨来,噼啪打在伞上。吴顺替她撑着伞,伺候她一路绕过御花园被雨浇得湿透的假山,尖细的嗓子问:“娘娘,咱们去哪啊?”
她缓着步子避过阶上的小水坑,想了片刻。
回菡萏宫,不知什么时候便会被顾怀瑾逮到。
去紫宸殿,嘉庆帝前些日子在笑乐园内吓得有些痴傻,她若去了,劳心劳力,低声下气地伺候个没完,说不准,还得耐着性子听他恸哭。
她确实非要他的宠爱不可,可是,当他哭哭啼啼唉声叹气地抱怨个没完时,她也不愿往他跟前凑。
想到这,她忽然道,“听说贵妃娘娘那一日之后吓得病了?如今怎样?”
吴顺额鼻上有一道蜈蚣般的疤,开口声音却一股奴才味,谄媚笑道:
“回娘娘,贵妃……吓破了胆啦。听说这几天,在景仁宫里边儿蓬头垢面,听了咱们摄政王的名字就嚎,白天也嚎,夜里也嚎。前些天,皇上进景仁宫探望了一回,叫娘娘的疯样给吓出来了。这回,恐怕又要失宠咯。”
“那摄政王如何。还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