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签到系统在诸朝直播[天幕 > 6070(第5页)

6070(第5页)

当然了,补卡机会已经用完,部门领导还非常“事”的那些同事,只能自求多福了。

因此,明月和那位同样住得近的同事,不仅是早上开门的人,现在又一起成为了最后锁门的人。

踩着下午刚铺上的一层新雪,明月回到了家中。

年年像往常一样摇着尾巴迎接主人,小狗并不知道自己要被带去玩雪,诸朝人却知道,他们将要看到后世的雪景了。

站在明月的角度,这雪,和梅花配,孤傲高洁;和高山配,银冠璀璨;和故宫配,恍若紫禁城再现;但和她住的这座普通公寓楼配她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相配的地方。

可在诸朝人眼里,楼高如穹宇,雪夜灯亦明。

后世此情此景,恰如仙境一般,文人雅士早已备好笔墨,正准备赋诗一首,却见天幕之景突变。

明月和年年不知在哪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平整干净的雪地,一人一狗兴奋地搞起了破坏,在白雪之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完整的脚印。

不仅如此,明月一边跑着,一边发出非常不优雅的“鹅叫声”,每一步都把地上的雪踢到空中,洒到前面的年年身上。

小狗抖了抖身上的雪,回过头来兴奋地趴下,向主人发出玩耍邀请,明月踢雪踢得更加起劲了,年年左跑右跑地躲,有时能躲开,有时躲不开。

明月“桀桀”一笑,直接拉着狗绳把他拽到了自己身边,弯腰掬了一大捧雪,盖到了年年的头上。

被单方面“欺负”后,小狗显然更加开心了。

但刚刚这一幕在诸朝人的视角里,既恐怖又搞笑:天幕之上铺天盖地砸过来的雪和高大的、奸笑着的明女郎组合在一起,什么高雅的意境、赏雪景的情趣都被这一出搞没了。

但也有人被明月和年年之间欢乐的氛围所感染,写出一些诙谐幽默的诗作。

这些明快易懂的记事小诗一时间在民间流传甚广,倒是成为诗人的意外之喜了。

打雪仗一时爽,但后续给狗洗澡、吹毛时,就很头疼了。

尤其是吹毛这个环节,年年因为害怕吹发机的声音,不仅不配合,还要露出委委屈屈的小表情,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好不容易收拾好自己小狗的仪容仪表,群里又热热闹闹地开始叫人上号,明月搭眼一看,是个上分车队,连忙一边登录游戏,一边在群里扣“1”。

周五的夜晚就这样在“大捷”之中悄然消逝了。

初雪只下了短短一天,次日便已放晴,但高高挂起的太阳似乎非常吝啬自己的热情,就算走在阳光下也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

幸好明月已经全副武装。

叶奶奶昨晚专门打电话过来,起手式当然是天冷地滑,劝孙女不用专门回去看她。

明月熟练地表示自己确定肯定以及一定会回去的,奶奶便开心地叮嘱她,下雪不冷化雪冷,记得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明月深以为然,出门前把帽子、围巾、手套统统装备到了自己身上,犹豫再三,又给自己加了一件外套。

就这样,一只笨重的“熊”牵着一只兴奋的比熊出门了。

“明女郎那五指尉倒是不错。”汉朝人的手套并不叫手套,而被称为“尉”。

手套这东西,当然是越冷的地方发明得越早,战国时的贵族就已经在使用皮质的手套了,之后陆续出现了绫罗织锦等多种材质的手套,但大多都是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开的样式,和现代的五指手套并不相同。

至于帽子和围巾,对于古代贵族而言更是常见之物,他们最多模仿一下后世新颖的款式,真正羡慕明月的,肯定是那些底层人民。

明明他们所在的时代,这些保暖之物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但恐怕绝大部分人永远不可能拥有一顶帽子、一条围巾,甚至终其一生都见不到一双手套。

明月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因为圆滚滚的自己一旦摔倒,想要再爬起来就难了。

怕什么来什么,在距离电动车还有几步之遥的地方,明月脚底一滑,咣当坐在了地上。

年年刚好就走在她摔倒方向的正前方,无缘无故被主人踹了一脚,小狗连忙害怕地转头,冲明月汪汪叫起来。

明月自己都疼得呲牙咧嘴了,还没忘记赶紧安抚年年。

自家狗子一向皮实,肯定是非常疼才会叫那么大声。

万幸自己穿得厚且脂肪含量高,不然这个摔法,一不小心可能就把尾椎骨摔裂了。

好在骑车回去的路上没出什么幺蛾子,到家的时候,明月真的是猛松一口气。

回到爷爷奶奶这边,明月就又可以过上饭来张口的日子了。

刚刚摔屁股蹲的时候那么疼,她咬咬牙爬起来也没当回事。

但此时见到可以依靠的人,明月就忍不住委屈了起来,非常夸张地向奶奶讲述自己刚刚一个人在冰上滑倒有多可怜,屁股着地有多疼,年年不仅不扶她起来,还冲她一通大叫。

甭管小狗有没有把她这个主人扶起来的能力,就说他是不是没扶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