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不老春的比喻意义 > 住(第1页)

住(第1页)

细姑睡得像是死了一样。

没有任何人、事或者声音,能惊动这具沉睡的“尸体”,空间里银子到账的声音也不行。

实在是太累了。

所以当她醒来静静地躺在那里时,就像是一株植物,没有一点儿动静与思想。

但她毕竟还是有眼睛的,当太阳的光线透过纸糊的窗户,融进她的眼睛,她的神智也慢慢生长出来。

神智生长的缓慢,生命的本能却是立竿见影的——她饿了。

“吃什么?”细姑面朝房顶喃喃自语。

没舍得再叫热水,细姑用冷水洗了把脸,便下了楼。

一楼大堂的柜台前早已站满了来退房或是续租的行商旅人。

店伙计一见到细姑下楼,立刻上前来,“客官您起了?您续租还是退房?”

细姑不答反问,“小哥,现在什么时辰?”

“辰时三刻!”

细姑换算了一下时间单位,也就是早上七点四十五分左右,午时,也就是十一点之前退房。

还早呢!

“我出去转转,等回来再说!”说完就要出门,想起什么又转过身来向伙计问道:“小哥,这兑换银钱的钱庄铺子怎么走?”

伙计低头弯腰,手指从细姑眼前一划,指着门外的石桥道:“您沿着这条道往北走,到了永安大街右转,有家顺昌老号。”

顺昌老号一大早上就有很多人在排队兑换金银铜钱,细姑跟在后面都排到了巷子口。

她手里拿着个芝麻饼,前后左右地乱看,觉得排队换钱这个事儿有趣、新鲜!

宁州是前朝旧都,道路水运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繁多,自然钱庄金银铺子就多。

来顺昌老号兑换银钱的人很多,有男人也有女人,男人多女人少,但是细姑这样的女人却是仅此一家——谁家来换钱财不是低调行事,哪有人这样张头晃脑的!

于是各人看好自己身上的钱财,拿眼觑着细姑,不约而同地离了细姑一小段距离。

顺昌老号进门就是一副假山水,山水后面是一副巨大的白石屏风,屏风两侧有一副对联“百业兴旺”、“五谷丰登”。

大厅左右两侧各有两个被隔栏围起来的柜台,左边写着“兑铜”,右边写着“换银”。

细姑要去左边

换铜钱的时候,就见客人把银子放在柜台上,里面的伙计拿起一把小称,称完了再拿剪刀剪开,验明成色,换出铜钱,再把兑铜的利钱扣除,剩下的交付给客人。

看到前面几人拿出的银锭或是碎银,细姑心里咯噔一下,她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空间里面的银钱太新太亮,成色太好,纯度太高了,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能造出来的东西。

完了,这银子还花不出去了!

排队排到细姑时,她只能拿出自己仅有小拇指头大的银角子摆在台上。

柜台里的伙计嗤笑一声,拿起银角子称一称,“二钱三分五厘”,再用剪刀一剪,“水色八分有多”,收下银子,“兑铜两百文整”,拎出两串铜钱,又从里面取下两个铜板,“本号利钱百取其一,五十封顶,剩下的都是您的,您拿好!”伙计把铜钱推到细姑面前。

细姑拿上起铜钱,问道:“这就好了?”

伙计见怪不怪,道:“本号足银足陌,童叟无欺!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在一边数数清楚!下一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