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亲兵对视了一眼,还是抬腿爬进的货斗,三人面对面坐着,陈颖达旁边还放着一个大油桶,里面装的都是鱼油,味道十分感人。
冉昱给货斗扣上了加固锁,又检查了一下油腔内燃料的情况。他这次选择了相对廉价的鱼油。东海郡四面临海,几座离岛都位于冷热洋流的交汇处,渔业丰足。其中名叫巨魿鱼的鱼数量最多,体型最大,最大的据说能有五六米长。
巨魿鱼味道不好,但胜在脂肪丰厚。以前油脂稀少的时候,渔民往往会炼了鱼脂自己吃或是贩卖。只是这些烧炼出鱼油味道腥臊,颜色也十分浑浊,在榨油技术诞生以后,鱼油就很少有人吃了。
现在的鱼油只做工业用油,价格十分便宜,一钱就能买下一桶。
冉昱这次要测试小三轮农具的使用效果,选油自然也用了最便宜的。他坐上了驾驶位,烧热了铁球,小三轮抖动了一下,然后开始发出细微的蜂鸣声。
唔?
两名亲兵略显惊讶。
蒸汽车启动之前会听到锅炉中滚水的声音,低沉厚重,与这种略带攻击性的声音并不相同。
陈少爷的这个朋友,好像还真有点东西。
轰鸣声渐起,三轮车也拉动货斗缓缓动了。因为安装了特殊定制的车轮,车子在泥巴路上也十分平稳,虽然速度不算快,但确实是在前进没错了。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蜂鸣已经变成了轰鸣,小三轮抖动的更加厉害,速度也有所增加。
路过的农人被这声音吸引,好奇地看了一会儿,到底还是没忍住朝冉昱打听这是个啥。冉昱倒也没隐瞒,直说是个能犁田的机关,他们要去荷叶村帮吴二婶子耕地。
“吴二婶子……吴老二他媳妇吗?”
那农人倒是很热心。
“吴老二是俺们村,那你跟俺走就是了。”
于是小三轮的乘客又多了一个人,后斗几乎挤成了罐头。农人好奇地站在斗里,觉得看啥都新鲜。
“你这是啥车?跑得可是不咋快,但是力气不小,俺还是头一次看到有车能在村里的地面上走的哩!”
“你们这些后生真客气,来干活还带着油……唔,这是鱼油啊,俺们村不吃这个,太腥臊!”
“呀,听口音你们不是亓湖人啊,打哪儿过来的啊?是冯老二他媳妇娘家的亲戚?”
“噢,青州阳坡,郡府城就是不一样呢,犁田还要这小车,真厉害!”
农人大叔是个开朗健谈的人,小三轮车开了一路他就说了一路,倒是半点都不见外。看到相熟的人还,大叔还会主动打招呼,十分热心地跟人介绍这几个后生是来帮着吴老二家犁田的。
这样一来,全荷叶村都知道吴老二家来帮手了,还带了一辆奇怪的斗子车,有三个轮子,一共四个后生。
后生不像干活的好把式,但斗子车足够惹眼。没见洪大脑袋多神气吗?站那车斗里挺胸抬头眉开眼笑的,跟个要成亲的新郎官一样!
“啥?帮俺家犁地的?青州来的?”
吴二婶子一脸疑惑。
“俺家在青州又没有亲戚,谁能过来帮俺犁田?”
“哎呀,恁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人家都到村口了,是开着小斗子车来的……”
一位邻居大婶笑道。
吴老二夫妇这才半信半疑地走了出去,然后一眼就看到了那辆其奇奇怪怪的小三轮。
“啊呀,这不是冉七郎嘛!?”
吴二婶子一拍巴掌,笑道。
“原来是他们两个,那可真是稀客!”
围观的乡亲马上打听这个冉七郎是谁,等听说是吴二婶子在青州铺子的食客,顿时都觉得稀奇。
呀,这青州人可真是有意思,花钱买吃喝还追过来帮着开田,这是咋想的呢?
也不是没有人想歪了,往不清不楚的事情上靠。可可这话他们也就敢在心里想想,一个字都不敢往外吐,因为说了不但没人相信,还会被吴家人打上门。
那两个小少爷,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身边还跟着随从。吴二婶子虽然性格极好,可打年轻的时候就是相貌平平,现在更是做人家娘亲的年纪都够了,能有啥不清不楚的?!
“嗐,这可不是一般人,你们买的那些化肥那都是冉七郎工坊里造的,人家来是想看看咱们农家人怎么开田,会不会用着肥料。”
吴二婶子笑得大大方方。
哦,原来是化肥厂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