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微光与尘 > 浅试锋芒(第1页)

浅试锋芒(第1页)

【1】

军统大楼的阴影里,流转着无声的审查。

唐山海提交的那份关于徐碧城的报告,像一粒投入静湖的石子,只在知情者眼底漾开几不可察的涟漪。

戴笠办公室,灯光昏黄。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缓缓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将他面上的神情笼罩得模糊不清。

他盯着唐山海,眼神冷冽:“山海,苏三省叛变,上海军统全盘皆输。处决名单上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倒戈。”

他顿了顿,吐字如刀:“可你——活着站在我面前。”

话音落下的瞬间,空气骤然绷紧。

——那一夜,他的确该死。只是那段真相,不能为所有人所知,他必须给出足以自圆其说的理由。

唐山海面色如常,指尖微紧,片刻沉默后,淡声应道:“戴先生明鉴,处决是戏,76号内斗正急,我趁乱脱身。”

“趁乱?”戴笠嗤笑一声,“毕忠良倒台不假,但76号的牢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容易‘脱身’了?”

他字字如刀:“军统没救你——那是谁给了你这个‘乱’?”

火星落在茶几,噼啪一声。

唐山海下颌几不可察地收紧,他知晓这是一场死局,戴笠要的不是答案,更是破绽。

他眼底适时掠过一丝被冒犯的不耐,淡淡开口:“戴先生,您比我更清楚,76号那时风声鹤唳。毕忠良倒台,苏三省失势,谁都想趁乱撕咬一口。有人清算,有人甩锅,甚至故意虚报处决。根本无人深究,也无人敢报,我不过是被忽视的棋子。”

他微微停顿,目光坦然迎上:“若真有人刻意相救,您认为,我此刻还会站在这里接受问询吗?”

戴笠嘴角勾起难以捉摸的弧度,身体前倾,目光如探针刺来:“你说处决是戏,趁乱脱身,我姑且信你一半。那你最后落脚的那个济世堂,又是什么地方?”

“远房亲戚所设的慈善堂,乱世中施粥赠药,收容各方难民。”唐山海应对从容,眉宇间终于流露出一丝清晰的不耐,“我伤重无处可去,暂避而已。”

“慈善堂?”戴笠重复,语气玩味,“收容各方……包括共党吗?”

问题如同细针,精准刺来。

唐山海的脸色倏地一沉,不耐瞬间转为被亵渎珍物的凛然。

他声音不高,却分量沉沉:“戴先生,若真是共党据点,他们岂会收留我这个军统特工?况且内子同行——”

提及郭走丢,语气不自觉带上保护意味,眼神锐利如出鞘短刃,“她是郭庆同团长独女,郭团长殉国前将她托付于我。我唐山海纵然不惜此身,又岂敢、岂能让忠烈之后,因我而再涉半分险境?”

戴笠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山海,你还是这么傲气。”

“徐碧城那份报告,我批了。她确实……不太稳定。”他摁灭烟头,火星一闪,话锋骤转,目光锐利如初,“不过山海,越是完美的故事,我越想听听不同版本。”

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希望徐碧城休养好后,能给我些不一样的佐证。”

——那个目睹他和郭走丢所有底牌的女人,成了唯一的活证据。

唐山海微微颔首,姿态无可挑剔。

只是垂眸刹那,眼底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讥诮,如冰下暗流,转瞬即逝。

【2】

与此同时,在另一间素净却压抑的询问室内,戴笠的副官张怀正对郭走丢进行着“温水煮蛙”式的试探。

张怀推过一沓旧日报纸,郭走丢的名字,曾登上《大美晚报》,那几篇文章锐利非常,至今仍在档案里留痕,也成了置她与险地的证据。

他语气温和却字字藏针:“唐太太,拜读过您当年的文章,思想很‘进步’啊。郭小姐这样的人物,该有更大的舞台,怎能委身闺阁?”

郭走丢垂着眼,指尖无意识地绞着绢帕,声音微颤:“张长官见笑……那都是家父牺牲前,我不懂事,胡乱写的。”

她缓缓抬眼,氤氲的泪光恰到好处,流露出依赖与脆弱:“我爹走后,我孤苦无依,是山海……念着旧情,才肯照顾我。我一个弱女子,除了依靠他,还能怎么办?”

张怀眯了眯眼,手指轻轻点着报纸上的字句,像是扣住她的心口:“是吗?记者的笔,往往比刀更危险。你这样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写出那样的东西?是你写的,还是有人借你的名?”

郭走丢指尖一僵,随即缓缓垂首,声音带着隐忍的惭愧:“张长官,我这般粗浅学识,哪能写出那般见识。那时世道艰难,我不过混口饭吃,文章是编辑朋友硬塞,说是不登白不登,还能换几斗米,我就稀里糊涂署了名。”

她说得轻轻,将昔日锋芒归于无心之失。

张怀目光未动,在她脸上搜寻破绽,半晌才转开话题:“唐太太,说起来……你与徐碧城,徐小姐,可曾相识?”

郭走丢心头一凛,面上只露茫然。她顿了顿,像努力回忆般轻声道:“在上海时……见过几面。她好像是山海从前的搭档,我远远瞧过,说过两句话。”

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与不安,她迟疑片刻,才小心翼翼补问:“她……出什么事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