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逆流90年代 > 第4章 第一桶金(第1页)

第4章 第一桶金(第1页)

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

林凡坐在一张木椅子上,对面是两位表情严肃的调查人员。年长的那位姓王,大约西十多岁;年轻的那位姓李,二十出头的样子。

“林凡同志,你知道为什么请你来吗?”王同志开口问道,语气平稳但带着压力。

林凡保持镇定:“不太清楚,请领导明示。”

李同志冷哼一声:“装糊涂!有人举报你计划进行投机倒把活动,准备南下购买违禁商品回本地销售!”

林凡心中一惊,但面上不动声色:“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是国营纺织厂的正式职工,一向遵纪守法,怎么可能干这种事?”

王同志仔细观察着林凡的表情:“但我们接到可靠线报,你最近多次向人打听南方货源和商品价格,还筹集了大量资金。这你怎么解释?”

林凡大脑飞速运转。线报?谁会注意到他?刘建军?赵大军?还是。。。

他突然想起昨天在火车站遇到的市管会人员。难道当时就有人注意到他了?

“领导明鉴,”林凡决定采取半真半假的策略,“我确实打听过南方的情况,也筹集了一些资金,但不是为了投机倒把,而是想为厂里分忧解难。”

“为厂里分忧解难?”王同志挑眉,“什么意思?”

林凡叹了口气,表情诚恳:“领导可能知道,我们纺织厂马上就要搞优化组合,很多工友可能面临下岗。我母亲也是临时工,很可能在被优化之列。”

两位调查人员对视一眼,显然知道这个事情。

林凡继续道:“作为厂里的一员,我很着急,就想能不能为厂里做点贡献。我听说南方有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就想去看看,如果有可能,引进回来。”

“那你筹集资金是怎么回事?”李同志追问。

“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厂里不可能报销费用,只能自掏腰包。”林凡解释,“我母亲把积蓄都拿出来了,支持我为厂里做贡献。”

这番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资金用途,又凸显了“为公”的动机,符合当时的价值观。

王同志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你说的都是实话?”

“句句属实。”林凡一脸真诚,“领导若不信,可以去我们厂调查。我还可以写一份详细的考察计划书。”

房间里陷入沉默。两位调查人员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

最后,王同志开口:“林凡同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个人私自前往南方考察,不符合规定。这样吧,你今天先回去,写一份详细计划书交到你们厂办,由厂里决定是否支持你的计划。”

林凡心中暗暗叫苦。如果通过厂里正式渠道,层层审批下来,起码要一两个月,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他表面上仍然恭敬地回答:“谢谢领导指点,我回去就写计划书。”

离开工商局时,林凡后背己经湿透。这次调查虽然暂时应付过去了,但他的南下计划几乎泡汤。

更糟糕的是,他可能己经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监视。

回家的路上,林凡心情沉重。母亲那八百元资金己经动用,如果无法南下进货,他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无法按时还钱给母亲。

怎么办?放弃南下计划,另寻他路?

走到家门口,林凡发现母亲正焦急地等在门口,旁边还站着赵大军。

“凡凡,你没事吧?他们没把你怎么样?”李素珍急切地问。

“没事,妈,一场误会而己。”林凡勉强笑了笑。

赵大军凑过来,压低声音:“凡哥,我听说了工商局找你的事。是不是有人眼红举报了?”

林凡点点头:“大概率是。大军,你知道是谁吗?”

赵大军犹豫了一下:“我不敢肯定,但我听说刘建军那边昨天也出了点事,被查了一批货。他怀疑是新来的那帮人搞的鬼。”

“新来的那帮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