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最近火车站来了几个外地人,也在做倒货的生意,可能觉得刘建军抢了他们的生意。”赵大军解释道。
林凡若有所思。商业竞争无处不在,即使在灰色地带也是如此。
回到屋里,林凡不得不面对现实:南下计划暂时行不通了。他必须寻找其他快速赚钱的方法,兑现对母亲的承诺。
晚上,林凡辗转难眠,一遍遍翻看自己的笔记本,寻找灵感。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之前记录的一条信息上: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国内价格可能跟进。
有色金属。。。林凡想起一件事:90年代初,许多国有企业仓库里都积压着大量有色金属材料,由于信息不畅,这些材料往往被低价处理。
而如果他能够找到这样的机会,低价收购,高价卖出。。。
但这个想法同样面临问题:需要大量资金和销售渠道,不适合他现在的情况。
林凡继续翻阅笔记,另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1990年北京将举办亚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全国瞩目。
亚运会。。。林凡脑中灵光一闪。大型活动往往伴随着纪念品和相关商品的热销!
他迅速从床上坐起,在笔记本上写下“亚运会纪念品”几个字。
1990年,互联网尚未普及,信息传播速度慢,地区间信息差很大。北京己经热销的亚运会纪念品,在江城这种内地城市可能才刚刚出现甚至还没有!
如果他能够搞到一批亚运会纪念品,在江城销售。。。
但这个计划同样需要去北京一趟,时间和资金成本都不低。
林凡感到一阵沮丧。似乎每个想法都面临这样那样的障碍。
第二天,林凡决定再去火车站看看,寻找灵感。现在他是工商局的重点关注对象,必须格外小心。
在火车站广场,林凡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围在一个小摊前,购买一种印有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的徽章。
林凡凑过去,发现这种徽章做工粗糙,明显是私人仿制的,但购买者络绎不绝,五毛钱一个,供不应求。
“老板,这徽章从哪里进的?”林凡问摊主。
摊主警惕地看他一眼:“自己做的。”
林凡知道他在说谎。这种徽章虽然粗糙,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模具和生产能力,不是小作坊能轻易仿制的。
离开小摊,林凡在火车站附近转悠,终于在一个小巷里发现了源头:几个年轻人正在向小摊贩批发这种徽章,纸箱里还有印着“亚运会纪念”字样的T恤、手帕等商品。
林凡远远观察了一会儿,估算出他们的进货价大约在两毛到三毛之间,零售价五毛到八毛,利润可观。
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品虽然质量一般,但并非违禁品,属于正常的纪念品销售范畴。
林凡心中有了新的计划。
他不需要远赴南方或北京,完全可以从这些二级批发商手中进货,再到其他地方销售,赚取差价。
虽然利润空间不如首接从源头进货大,但风险小,启动快,适合他现在的情况。
林凡走上前去,找到一个看似领头的年轻人:“兄弟,这徽章怎么批发?”
年轻人打量着他:“你要多少?”
“先来五百个,看看行情。”林凡说。
年轻人眼睛一亮:“三毛一个,不还价。T恤一件一块二,手帕五毛。”
林凡心中快速计算:徽章零售价五毛,每个赚两毛;T恤零售价可达两元,每件赚八毛;手帕零售价八毛,每个赚三毛。
如果他投入两百元,可以购买约六百个徽章,全部卖出可赚一百二十元。利润率60%,不算高,但风险可控。
“行,我先要两百元的货,混搭着来。”林凡决定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