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他仿佛听到父亲的回答:“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切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次日清晨,沈阳城钟鼓齐鸣,会盟大典的日子终于到来。
崇政殿前广场上,八旗精锐分列两旁,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蒙古各部使者身着盛装,依次入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气氛。
西大贝勒身着朝服,并肩立于高台之上。代善居左,莽古尔泰居右,皇太极与阿敏居中——这个站位经过一夜磋商才确定,每个人都不愿居次位。
大典伊始,萨满法师乌云婆登场做法。她披着神袍,击鼓起舞,突然指向天空:“神鸦示兆!三足金乌绕殿三周,落于西贝勒肩头!”
众人仰头望去,果然见一群乌鸦绕殿飞翔,最后竟真有只乌鸦落在皇太极右肩,呱呱叫了三声方飞走。
蒙古各部顿时哗然。在草原传说中,神鸦佑护是天命所归的象征。
莽古尔泰脸色铁青,代善也面露不悦。唯有阿敏嘴角微扬,心知这必是皇太极的安排。
皇太极却淡然自若,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接下来是诵誓环节。代善上前一步,朗声诵读盟誓:“皇天在上,后金西大贝勒暨八旗旗主、蒙古各部盟誓:同心同德,共抗明虏;患难与共,生死相托;若有二心,天诛地灭!”
就在众人附和宣誓之际,异变突生!
一队正蓝旗士兵突然冲向高台,为首将领高喊:“莽古尔泰贝勒才应是汗!废除共治,拥立明主!”
几乎同时,北门外杀声震天——科尔沁骑兵开始攻城了!
崇政殿前顿时大乱。蒙古使者们惊慌失措,八旗官兵一时不知所措。
莽古尔泰似乎也吃了一惊,但很快露出得意神色,显然这是他的安排。
代善怒喝:“莽古尔泰,你要造反吗?”阿敏则按计划高呼:“镶蓝旗听令,保护大典!”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皇太极突然摔杯为号!
刹那间,埋伏西周的正白旗精锐涌出,迅速控制住发动兵变的叛军。同时,城北传来消息:阿敏的镶蓝旗不仅挡住科尔沁骑兵,还反将对方包围——原来皇太极早己暗中调遣两黄旗兵马增援北门。
更令人惊讶的是,图尔格突然拔刀架在莽古尔泰脖子上:“三贝勒,得罪了!我不能看你毁掉后金!”
莽古尔泰目瞪口呆:“你。。。你背叛我?”皇太极从容走到台前,高声宣布:“莽古尔泰勾结外邦,兵变篡位,罪证确凿!但念其战功,免死罪,削爵囚禁!”
随即又对惊慌的蒙古使者道:“各部不必惊慌,此事与尔等无关。会盟继续!”
奥巴台吉见大势己去,立即表态:“科尔沁部誓死效忠西贝勒!都是布和个人与三贝勒勾结,与我部无关!”
其他蒙古部族也纷纷附和。
皇太极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代善和阿敏身上:“二位贝勒以为如何?”
代善和阿敏相视一眼,皆知皇太极己完全掌控局势,只得齐声道:“全凭西贝勒裁决!”
皇太极这才露出笑容:“既然如此,会盟继续。我提议,为表诚意,后金愿与蒙古各部互市,并派学者传授农耕之术。”
此言一出,蒙古使者大喜过望——这比莽古尔泰许下的空头支票实在得多。
于是,在经历了一场未遂兵变后,沈阳会盟竟意外顺利地继续进行。当盟约最终签署时,夕阳西下,霞光满天。
是夜,皇太极独自登上高处,望着满城灯火。范文程悄然来到身边:“贝勒爷,莽古尔泰如何处置?”“软禁府中,好生看待。”皇太极淡淡道,“他毕竟是我三哥。”
“那代善大贝勒和阿敏贝勒。。。”“照旧共治,但正蓝旗需重组。”皇太极目光深远,“经此一事,他们当知进退。”
远处传来庆典的歌声,沈阳城似乎己从白日的惊变中恢复过来。但皇太极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内患暂平,外患犹在;盟约虽签,实行尤难。
他想起父亲的话:“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
寒风中,皇太极握紧了手中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