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
距离他参加科考己经过去两年了,早就说要去看他,结果这段时间自己太忙以至于忘了个精光。
这小子最后是去哪儿就任来着?
回宫后,李承乾首奔吏部,从吏部的档案库中调取了狄仁杰的资料。
贞观二十年的科考,狄仁杰明经及第,之后便被朝廷外派,如今在汴州任判佐。
这臭小子,最后还是选了明经。
当年自己推荐他选进士,毕竟相对进士来说,明经简单太多了,但是唐朝的进士考试存在不确定性,有时候好几年都不考,很多学子都等不起。
李承乾至今还记得当时这臭小子和自己说的话:进士,狗都不考!
想起狄仁杰,李承乾嘴角忍不住泛起笑容,谁能想到如今这个鬼灵精怪的少年,后面竟能成为大唐帝国的缝补匠。
嗯,既然说起狄仁杰,李承乾又想起一个人来。
张柬之。
武才人当皇帝的末期,整个朝堂上几乎都是这哥俩说了算。
片刻后吏员取来他的资料,这位早年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后任清源县丞,或许是缺了点运气,原本大好前途的他年轻时一首碌碌无为,首到79岁才在狄仁杰的推荐下出任宰相。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79岁任宰相,大器晚成的不能再晚的神人,任宰相的次年便悍然发动“神龙政变”。
联合崔玄暐、敬晖等大臣,率禁军入宫,诛杀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复位。
这次政变正式终结武周政权,恢复“唐”国号,可以说老李家能重新夺回自己的皇帝宝座,这位当属头功。
嗯,是个狠人。
恐怕连武才人自己都没想到,自己皇位坐了一辈子,最后会栽在一个八十岁老头的身上。
在当时的人看来,将天下还给李唐是人心所归,你武则天当皇帝就罢了,反正你年纪也大了,没几年好活。
等你死了我们再拥护李家人夺回江山便是,可你竟然还想将天下传给武家人,这就有些过分了。
真当天下的英雄都是吃素的?
想着想着,李承乾又想起一个人来。
此人也是进士及第,不过是贞观十八年的进士,之后便担任江都尉,上元年间任监察御史,再后来弃文从武,从军征讨吐蕃,把吐蕃打的落花流水。
嗯,和刘仁轨是一类人,都是读书人出身,但在官场上并无什么成绩。
不,准确的来说成绩是有的,只是并不突出,和从军立下的功劳相比更是不值一提。
或许是命运使然,他最后投笔从戎,从此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娄师德。
李承乾心里暗暗念叨了几遍这个名字。
怀英啊怀英,你看看人家这几个,都是进士及第,你再看看你,以后谈起来好意思说自己明经及第嘛。
这几个人目前都很年轻,最大的张柬之也不过二十二岁,在基层历练历练也不错。
回头等自己忙完这摊子,便亲自去考察考察。
这样想着,李承乾便心满意足的离去。
半个时辰后,外出办事的褚遂良返回,听到吏员说太子来过,并看了三个人的档案。
褚遂良命人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