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汴州判佐,一个清源县丞,一个江都县尉,都是些芝麻大的小官,殿下为何会特意来看他们呢?”
“难道与殿下有什么关系?不对啊,这几个人既不姓李,又身处全国各地,殿下没理由会认识他们啊。”
想了许久,褚遂良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太子的想法向来天马行空,他无法理解也正常,既然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
“将这三人重点关注一下,年终时我要亲自查看他们的述职。”
“喏。”
…
相较于田地改革以及军制改革,征收商税的事反而是最容易的。
毕竟这个年代商人确实没什么地位,官府一句话就能要他们的命。
若是强行对百姓征税,可能还要顾及是否会激发民愤,是否会影响百姓生存。
可若是换成商人,即便是强征,也无需忌惮他们会如何。
无非是低贱又狡猾,没有底线与良心的商人罢了。
更何况此次征收商税是由太子殿下提出想法,户部尚书高季辅亲自主导,因此所有人都认认真真。
对于此事,高季辅可谓是亲力亲为,一切大小事宜都要先过一遍,然后再往上呈报。
尽管每日累的倒头就睡,黑眼圈也日渐浓重,但高季辅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的多了起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首到真正了解大唐商业的发展现状,高季辅心中那份因李承乾的话而起疑的震撼才真正激发出来。
原来,不知何时大唐的商业竟己发展至此。
如果按一成收税的话,一年大概能收…不行不行,怎么着也得两成。
高季辅摇摇头,掰着指头认真核算。
半个时辰后他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呼!
发财了!
这是高季辅心中第一个想法,随即脸上便笑开了花。
来年的军费有了,嗯…这个划掉,当初太子都说了军费不需要户部出。
不过老李家的人向来脸皮厚,说过的话未必就能信,到时候厚着脸皮找自己要,不给也不好看。
算了算了,还是给他预留一些,不过这笔钱不能轻易给他,能不出最好不出。
嗯,官员的俸禄可以涨一点,这些年除了那些尸位素餐的狗官贪的满满当当,那些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同僚过的还是十分清贫的。
另外黄河也该修缮一下了,马上就到汛期了。
赈灾的粮食也可以多发一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们的军饷也可以发了。
陛下想修翠微宫也可以动工了。
高季辅一边笑着一边在心里盘算,可他笑着笑着便僵住了。
这么一算,其实这些钱也不经用,很快就没了。
再说,以陛下和太子的性子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这笔钱全部流入户部口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