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跟杨鹤一样,住的都是套间。
外间两个家丁见有人突然开门进来,立刻警惕地站起来,手摸向腰里的短刀: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几个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
进门的,是几个便衣打扮的壮汉。
他们手里各自一支左轮手枪。
那两个家丁跟着洪承畴,见多识广,倒是认得左轮手枪。
立刻手一松,手里短刀落地。
四个便衣壮汉留下来,两个伺候一个,把这两个家丁扭绑起来。
另外两个便衣壮汉则是握着左轮手枪,快速冲进里间。
那两个家丁互相对视一眼,想要挣扎。
“不许动!否则,毙了你们!”
便衣壮汉低声呵斥,语气中带着杀气,枪口用力顶在脑袋上。
那两个家丁叹口气,最终没有行动。
洪承畴在里屋,听到门开的瞬间,就意识到情况不妙。
但他只是稍微俯身,准备去拿床头短刀,听到外面两个家丁轻松被制住,他也就放弃了拿刀的动作。
那两个家丁,是他的心腹。
不光忠心耿耿,而且,是在战场上久经杀阵的勇武之士。
连他们都没能来得及反抗,就被制服,洪承畴自己再动手,只会自取其辱。
洪承畴端坐在沙发上,眼神犀利,看着进来的两个人,语气威严:
“你们是榆情局的,还是锄奸队的?带我去见你们的上司。”
洪承畴不是偏执的人。
他效忠朝廷。
可如果在忠于朝廷这条路上,实在是看不到前路的话……
他也不是不能改换门庭。
按照原有历史轨迹,洪承畴在崇祯十四年松锦之战中,为清军所败。
次年被俘于松山,随后降清。
洪承畴是个争议非常大的历史人物。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总是经不起考验,挺不起脊梁,是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
洪承畴有能力,有志向。
他立志于剿灭流贼,平定建奴,再造大明。
可一旦积累到足够多的失望之后,他也会毫不犹豫地背叛。
此时洪承畴所处的情景,跟历史上松山被俘的情景颇为类似。
榆树湾势力之强,远胜崇祯十四年的清国。
洪承畴在见识过榆树湾的经济、人心之后,对大明已经不抱希望。
这时候,榆树湾的人突然上门,洪承畴心中已经做好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