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醉倒不得了 > 第9章 平等(第2页)

第9章 平等(第2页)

陈老师的家在半山腰,一幢白墙灰瓦的小院,门前种满了梅花。虽未到盛花期,枝头已有零星粉白绽放。院门虚掩着,她推门进去,喊了一声:“陈老师,我来了。”

屋里传来拐杖轻叩地板的声音。下一秒,一道苍老却清亮的声音应道:“我就知道是你。”

陈老师坐在藤椅上,白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脸上皱纹深刻,但眼睛依旧明亮。她伸出手,肖千喜快步上前,跪坐在她面前,把脸埋进那只布满老年斑的手心里。

“对不起……我来得太晚了。”她的声音哽咽。

“不晚。”陈老师轻轻抚着她的头发,“你带着光来了,就是最好的时候。”

她们聊了一下午。从当年被迫分离的痛,到如今萤火计划的进展;从苏晓雯的眼泪,到次仁的诗。陈老师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眼里闪着欣慰的光。

“你知道吗?”她忽然说,“我这一生最后悔的事,不是没能收养你,而是后来放弃了做心理老师的资格证续期。我觉得自己帮不了多少人,就不该再站着那个位置。”

肖千喜摇头:“您帮我活下来了。这就够了。”

“可你还救了更多人。”陈老师握住她的手,“所以别停下。我虽然老了,但还能讲课。下周镇中学请我去给老师们做一场培训,讲‘如何发现沉默的学生’。你要不要一起去?”

肖千喜笑了:“我明天就开始备课。”

当晚,她睡在客房。窗外月色如洗,风吹梅枝轻晃,影子在墙上摇曳,像无数细小的手在招唤。她打开随身带的希望匣子,取出苏晓雯那张粉色便签,又放进一张新的纸条,上面写着:

>“今天我见到了我的光。

>她老了,但她依然亮着。

>所以我也要继续亮下去。”

第二天,她们一同前往中学。校长是个四十出头的女教师,见到陈老师时激动得差点落泪:“您当年在我班上做过一次讲座,我说以后也要当能听学生说话的老师。现在我是校长了,可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口问那些看起来‘没事’的孩子……”

肖千喜接过话:“其实不需要太多话。有时候,一句‘你最近累了吗’,就够了。关键是我们得先相信??每个孩子,都值得被问这一句。”

培训持续了三天。她们设计了一套“沉默信号识别表”,列出三十种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成绩突降却强颜欢笑、频繁请假去厕所、作业本边缘写满涂鸦、体育课故意躲远……并指导教师如何温和介入。

最后一天,一名年轻班主任举手提问:“如果孩子真的不愿说呢?”

肖千喜站起来,走到黑板前写下四个字:**等他愿意。**

“我们不是要撬开他们的嘴,而是让他们知道??有扇门永远开着。也许一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后某个雨夜,他会突然想起:‘哦,原来那时候有人等过我。’那一刻,他就不再孤单了。”

掌声久久不息。

回程路上,陈老师靠在座椅上睡着了。肖千喜静静看着她起伏的呼吸,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治愈从来不是单向的。她以为自己是来报恩的,可实际上,是陈老师再一次救了她??让她确认,这条路走得没错。

回到北京第三天,她召集全体项目组开会。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幅新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全国已建成和规划中的蓝箱站点。她在“云南”“青海”“西藏”“新疆”几个区域贴上了金色星星。

“‘光语计划’正式立项。”她说,“接下来半年,我们要完成十二种民族语言语音库的初步采集,培训首批两百名‘心语使者’,并在十个边境村落试点‘帐篷倾听站’。”

赵舒城举手:“经费怎么办?”

“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公益基金会,也提交了文化扶持专项申请。”她顿了顿,“但如果批不下来,我们就自己筹。卖书、办展、直播义讲??只要能让声音传出去,不怕路远。”

散会后,林小川留下没走。他递给她一部录音笔:“这是次仁录的,他说想送给你。”

里面传出一个少年清澈的声音,用藏语吟诵一首长诗。翻译稿附在后面:

>《风的语言》

>风走过草原,不说一句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