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只步枪慢慢地从隐蔽地伸出来,正对着大门口的几个警察。警察们用力地拍打着大门,看见没人开门,踹开了大门,李思华知道按照历史记录,这个时候刘尔崧和妻子陈露躲在厨房。就在这个时刻,李思华大喊了一声“射击!”步枪准确地集中攒射,所有警察都被命中,哭喊中滚了一地,小队冲了过去,对没死的补枪,这不是仁慈的时候。
在厨房,他们果然发现了刘尔崧和妻子陈露。刘尔崧长得很帅,非常清秀的一个人,在后世可能会被称为男神,不过这个时候有点灰头土脸。
他和妻子惊异地看着穿着粤军军服,却头上带着古怪头罩,全身武装的小队战士们。这个时候,走在最前面的一个掀开了头罩,居然是个清秀然而英姿勃勃的女人!李思华在这个时代属于女性中的高个子,因为在富商家庭生长,从小营养好又富养,故而身高足有1米68,所以身高甚至超过了很多战士,不打开头罩,有点看不出来男女。
李思华平静地看着刘尔崧,并递给他自己的党员证,然后说道:“刘尔崧同志,我是妇女部所属的党员。我们已经击毙了来逮捕你的伪警察,但是他们很快还会派人来,国民党军警正对我党成员,进行全城搜捕和屠杀。请你还有你的妻子,立即跟随我们撤离。”
刘尔崧收起自己的惊异,看到党员证上的名字叫李思华,一张黑白照片是个笑盈盈的小姑娘,就是眼前这个女军官?他一头雾水,这些人都穿着粤军的军服,怎么会来救自己?他迟疑地问道:“你们是?”
李思华打断了他的疑问:“我们没有时间了,我们还要去救别的同志,国民党军警正在行动,每一刻都可能有同志牺牲。我们在路上可以边走边说。”
刘尔崧迅速理解到事态的紧急,李思华让夫妻俩只带最重要的物品。刘尔崧只收拾了一些文件,而他的妻子陈露也只收拾了一个小包裹。李思华点了点头,这也算是老经验的党员了,很有工作和斗争经验。按照她的了解,刘尔崧几乎是广东的第一批党员,1921年就入党了。
来到门口,看到七八具躺在血泊中警察的尸体,夫妻俩都吓了一跳。李思华没有多解释,对门口警戒的战士说:“我们撤”。队伍先撤向设在附近的一个隐蔽点。
在撤退的路上,李思华简单解释了目前的情况,她只是普通党员,除了妇女部的人员外,不认识太多党员,目前只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两处,部署了救援小组,准备现场如果有党员被捕,就袭击国民党军警,救出人后撤退。
然后她解释了队伍的由来,她在妇女部的直接上级是邓颖超,但近期很久已经没有联系。她丈夫刘云峰也是我党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牺牲,她父亲也因此悲病去世。此后她决意献身革命,散尽家财,在郊区建立和训练了一只小部队,并用马恩思想,教育培训部队,使之成为革命队伍。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清党大屠杀,她家人生意上有电报传讯,她敏感地认知到,广州可能也会同样发生反动派针对我党的屠杀行动,因此昨天动员部队潜入广州,没想到事变今天就发生了,她以前听过刘尔崧的演讲,知道他是我党在广州工人运动的领导人,故而先来救他,让他引导队伍,拯救更多同志的生命。所有被拯救的同志,将在部队护送下到沙面岛附近的海滩上,用渔船送上她已经准备好的一艘大船,撤退到新界某地基地,暂时潜伏。
刘尔崧紧皱眉头,他不认识她,对她的说法将信将疑,但无论如何她和她的队伍击毙了伪警察,拯救了他和妻子是事实,这只队伍和城中的军警,无疑是敌对的。他问了他觉得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事先汇报给组织?”
李思华先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因为不可能被信任,还可能被暴露。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412屠杀的信息你们也是知道了的,可在广州还是这样的缺乏防备,我们没有发现什么有组织撤退的行动,连你自己,如果没有我们的话,也会被逮杀。”刘尔崧耳根子有点发热,因为情况确实就是这样,他们大大低估了敌人的凶残程度。
她接着说:“至于我组建这只部队为什么不汇报,等撤退在新界基地后,我会详细和你及必要的同志沟通。现在简单地说,是我对这两年我党组织的方针政策不认可,我党在这两年犯下了严重的幼稚病。我信仰共产主义,但不信任当下的党组织高层。如果当时和中间阶段,我向组织汇报了,这只革命部队就不会存在,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拯救行动。”
刘尔崧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女人……,他都无语了,胆大妄为都不足以形容,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他从来没有从党员口中,听到如此犀利和不留情面的批评。他有点冒火,但现在情况紧急,拯救同志要紧。他压下了火气,也想到她批评党组织犯下了幼稚病,至少从现在的事实来看,是没错的。他的妻子陈露在边上也听到了,诧异地眼睛瞪了个滚圆。
刘尔崧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深入,到了汇集点,他和李思华商量,让陈露先在此等待,他带着李思华小队,先去拯救附近一些他熟悉的党员,救出的人都先带到这个汇集点,然后让小队部分成员,护送这批人,先去指定海滩撤离。他和李思华小队剩下的人员,再继续搜救党员们。
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枪声从远处响起,李思华望了望远方,说:“部队已经和敌人交火了,从枪声方向看,是工人总工会方位。”部队主要分了3个方向,每个方向一个排,分别由李思华、曹子卿和黄敬带领,黄敬比较机灵,在训练中表现比较出色,现在是副连长兼任最精锐的1排排长,另一位老兵钟荣福,就差一点,体能也跟不上,现在负责后勤队。工人总工会方向正是黄敬负责的。
刘尔崧对于附近的党员同志都是很熟悉的,周边大部分都是工人居住区,他很有威信,所以很快就汇集了一群党员,每次有七八个人了,李思华就让两个战士掩护他们先去汇集点,其余人继续行动。刘尔崧告诉这些党员,情况紧急,拯救同志要紧,先不要打听,服从命令。
突然,听到3声短促的短哨,这是撒开去前面的侦查战士,在报告前行会遭遇敌人,3声表示敌人有30人左右。李思华小队立即安排刘尔崧和其余同志,到边上隐蔽,不要出声,她和小队战士们立即冲前几步,有的上了路边的房屋控制高点,有的在路边比较隐蔽的地方,趴下来潜伏,短短几十秒,小队都隐蔽了,侦查的战士也跑回来潜伏好,场面安静了下来。
刘尔崧们又激动又紧张,他们不懂军事,但是感觉这只小队好像很“专业”。不一会,脚步声开始传来,前面走来了一群军队,李思华望去,判断是城内国民党驻军的一个排,他们的武器配备,主要就是步枪。越来越近,大概接近35米了,李思华拍了拍旁边的吴盛,吴盛力气很大,虽然沉默寡言,但训练的成绩很好,射击不错,但尤其擅长投弹,他现在是李思华的警卫员。两人现在躲在一个柱子后面。
吴盛点点头,他手里已经握着两颗手雷,左右手各一颗,先拔掉右手的时间引信,猛然站起,向敌军丢了过去,然后非常迅速地左手交右手,再次拔掉引信,又扔过去一颗!
李思华同时大喊一声:“开火!”霎时间,十几颗手雷凌空,然后就是枪声响起,不仅是步枪的射击音,还伴随几挺伯格曼轻机枪的连续射击。很短的时间,就传来了手雷连续爆炸的“轰轰”雷声,碎片四射,枪弹纵横,敌军瞬时就倒下大半,剩下的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慌乱四散,都顾不得开枪,但是哪里逃得掉?子弹很快追上他们,不到3分钟,已经没有站着的敌人了,不仅是没有站着的,由于事前李思华吩咐过战士尽量以消灭为主,因为现在没有办法正常处理俘虏,对于抽搐中的敌人,士兵也马上补枪,已经没有活人了,现在歪七竖八的尸体,都躺在了血泊中。
隐藏在后面的刘尔崧和其它同志看得目瞪口呆,好厉害的部队,敌人一个排就这样报销了?
刘尔崧上前和李思华说道:“好厉害,这只小队很强,非常精锐。”
李思华却随口说了一句:“批判的武器,很多时候是比不上武器的批判的。”刘尔崧看了看她,没有评价这句话。
这个时候,广州各处,已经不时传来枪声,李思华估计另外两处都已经交火了。她告诉刘尔崧,这只部队只有3个排,虽然精锐,但人数太少,是不可能压倒敌人的广州驻军的,所以需要迅速撤离,拯救行动,只能限制在上午完成。时间长了敌人反应过来了,调兵遣将,形势就可能逆转,我们只能尽量拯救一些能够拯救的同志。
刘尔崧点点头同意,大家都尽快地行动。
实际上,相关区域的敌人都被吓住了,广州国民党的各机关头目们都被搞蒙了,因为报告几处,都出现了头戴古怪面罩的粤军士兵,搜捕队伍被直接打击,造成了重大伤亡,是有粤军哗变了?还是粤军中的共产党在举事?还是有其它广东军阀,在打广州的主意?在附近区域,搜捕都被停了下来,他们需要安排大批军队,结阵后再重新进入这些地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下来的搜救工作进行得相对顺利。在将刘尔崧熟悉的党员和少部分家属完成搜救后,先将这部分人员转移海船。
计划的海滩就在沙面岛西侧数百米,大约半数的小队成员,将护送人员转移后再返回,而李思华则率剩余人员,去和另外两个排汇合。
时间已经很紧张,因为派遣在城内驻军三个主要军营的侦察兵,都已经跑回来汇报了——李思华让他们发现军队大举出动,就返回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