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层楼被打通成一个环形书房,书房门有精密的拨盘式密码锁。
霍屹开门进去。
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一整面墙的书架。
书架上不是书,而是密密麻麻的资料档案,每一格都贴着标签:
“1973年港岛中学新生名单”
“1965年旺角区户籍档案”
“1960年九龙儿童之家登记册”
……
霍屹缓缓走过这面“寻人墙”。
从六岁起,当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拥有了自主行动能力,就开始了这场漫长的寻觅。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来到这个世界,却想在这个世界找一个存在的理由。
她,就是他存在的理由。
还没桌子高的他曾经偷偷溜进过户籍管理处;
他也曾假借霍家的势力调阅全港学生档案;
他甚至还去老人院见过一位九十岁也叫“张纫兰”的老太太;
他想着纫兰如果也来到这个世界,大概也会对大殷的东西感兴趣,于是每到周末都泡在古董市场;
他发现自己的声音没变,于是挨个排列组合,打遍了香江几乎所有的座机,就为了听一听她的声音。
有像她的,也有非常像她的……
可哪个都不是她!
整整二十年。
他没办法再承受那种,一次次燃起希望,却又一次次坠入失望深渊的感觉。
他的身体仿佛一点点地,在被抽空。
他找遍了所有可能,最终不得不承认:
这个世界,没有他的纫兰。
他放弃了,认输了,只是寄身在这个无望的世界。
或许等他死了,他的灵魂就能见到自己想见的人。
他想过死。
——可又怕她活着。
霍屹走到紫檀书案前,轻轻拿起那枚喜竹纹银梳,手指微微发颤。
这发梳是他几年前从拍卖行淘来的,曾经风靡殷朝大街小巷的款式。
思绪拉长,他的耳边响起小姑娘琅琅的读书声。
那一年,纫兰十三,他十二岁,还在家中私塾读书。
烟花三月,檐下细燕衔来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