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师叔在信里说,此前夏国曾想收复河西,可不少河西百姓竟主动帮着北疆人守关——民心向背,已然分明。”
顿了顿,丘处机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忧虑。
“只是北疆人的行事,也有太过刚硬之处。”
“他们杀戮太甚,有伤天和。”
“对反抗的田主、官员几乎不留余地;对待地方豪强,更是苛刻至极,半点情面都不讲。”
“道曰‘无为而治’,上顺天理,下顺民心,北疆人这般雷厉风行,虽能快速稳定局面,却也容易埋下隐患。”
“更让人忧心的是”
丘处机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里满是凝重:“北疆人在夏国境内,推倒了不少佛寺,还逼迫庙里的和尚还俗,让他们要么种地,要么从军。”
“这模样,倒像是前几朝‘三武灭佛’的架势。”
张志常心中一凛:“师父您是担心,若是日后北疆人进入中原,对咱们道家,也会是这般态度?”
“不得不防啊。”
丘处机轻轻叹息,目光望向道观外连绵的夜色:“若是那一天真的来临,就算是为师舍得一身剐,也要远赴龙城,亲面那位传说中的大都护。”
“劝其止戈、慎杀,莫要让中原百姓再遭屠戮,也盼着他能给道家留一条生路……”
这话里的沉重,让张志常也跟着沉默。
只是师徒二人都没料到,北疆给予道门的危急尚未出现,金国官府却先给了丘处机当头一棒。
第二日清晨,龙门山下支起了粥棚。
张志常从陇州城买回的粮食,正被师弟们熬成稀粥,分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难民。
老弱妇孺排着长队,捧着破碗的手不住颤抖。
纷纷朝着丘处机跪拜,直呼‘活神仙’啊!
可到了第三日,粥棚再开的时候,陇州知府周文远却是找来了。
见到丘处机,他的脸上立刻堆起客气的笑容,拱手道:“丘真人仙驾在此,本官冒昧来访,还望海涵。”
他深知丘处机与长安达官显贵的交情,不敢有半分怠慢。
丘处机还了一礼,心中却隐隐不安:“知府大人亲临,不知有何见教?”
“实不相瞒,本官是为这粥棚而来。”
周文远话锋一转,笑容淡了几分:“真人慈悲为怀,赈济灾民,本是好事。只是……”
“如今灾荒当头,人心浮动,真人这般私自开棚施粥,怕是有些不妥。”
丘处机眉头一皱:“大人此言何意?贫道施粥,只为救百姓性命,怎会不妥?”
“真人有所不知。”
周文远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隐晦的提醒:“如今粮价飞涨,灾民日增,朝廷早已下了赈灾的旨意,只是粮草尚未运到。”
“真人这般先行施粥,固然是善举,可若是传到朝廷耳中,难免有人会说,是地方官府赈灾不力,才劳烦真人出面。”
“到时候,本官难做,真人怕也会惹上无端的揣测。”
他顿了顿,话里的暗示愈发明显:“前汉张角之事,真人应当知晓吧?”
“当年他便是借施粥传道之名,聚众起事,搅得天下大乱。”
“本官自然信得过真人的品行,可朝廷未必会这般想啊。”